正文

秦始皇一统六国,为何短短15年便灭亡(2)

  (图)秦灭六国一统 图

  攻不善守,懂毁灭不懂建设

  秦朝最致命的问题在于,这个政权的建立是有基因缺陷的——始皇是以武力统一天下的,原本属于各国的百姓都不可避免地会有故国情怀,而当下秦朝的政权合法性还未能获得举世的公认,从理论上讲,对于秦朝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奠定政权合法性的基础;或者从实际行动上讲,使基层百姓感受到新政权带来的温暖;再不济,也应该请一些御用文人鼓噪呐喊一番:“始皇是天子,秦国统一天下是必然!”

  遗憾的是,秦始皇太过于霸气了,霸气到不屑于解释的地步。我们可以猜想,这个经历了千难万险才登上皇位的男人看着已属于自己的江山时有多么骄傲——怎么样?这个世界还是强者说了算!我是所有人中最强的!所以你们都得听我的!你们不但要听我的,还要听我的儿子、孙子乃至重孙的!秦朝要从始皇开始,到二世、三世……一直到万世!同样,还是因为我比你们强!事实上,我比历史上的三皇五帝加在一块儿都强!所以,我是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皇帝!

  “我比你强”当然可以成为“征服”与“被征服”的理由,因为对于征服本身而言,所需要的仅仅是实力而已;但秦始皇未曾意识到的是,征服过后的一切。征服过后需要的是教化、是统治,武力的强大或许决定着征服的结果,但对于统治而言,则一文不值——征服是将人民当成对手,而统治则需要把人民当成盟友;征服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但统治却需要互惠互利才能长久。

  可以说,征服与统治是两种不同的思路——征服是前奏,统治是后续。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是统治。再强大的武力在“蕴藏在群众中的伟力”面前都不值一提。秦始皇最大的失败就在于,他未曾在第一时间完成角色转换,没能将已征服的对手立即驯化成同舟共济、生死与共的盟友。他总是在用对手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盟友,法家思想的强硬执行便是实例。他从来没想过统治,他的人生只有一个主调——征服与被征服。他没有完成这一角色转换,他那个篡权上位的儿子胡亥更没有完成。

  也正是鉴于这一因素,秦朝的统治思路就是不断地用强——百姓想造反?我把你们的兵器全缴了,看你们拿什么造反!百姓不听话?严刑峻法伺候着,看你还敢不服从?用强不是一件坏事,但对于一个庞大的王朝而言,真正的强大实际并非时时用强,而是当强则强、当柔则柔。一味用强的秦朝,其强悍仅仅体现在了国家的暴力机器上——在这架机器下面,国家其实早已千疮百孔、处处虚弱。

  始皇自始至终都没弄明白一个道理——得天下所用的方式未必适用于治天下,革命党与执政党干的从来都是两回事。秦朝用革命党的方式做执政党,当然会出大问题。

返回战争史料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