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解放战争中的太原晋绥军全军覆灭(6)

  蒋介石为给阎锡山打气,鼓励其在太原与解放军做殊死拼杀,从西安空运中央军整编第30师黄松樵部增援太原,扩编为第三十军。阎锡山还强行通过抓丁以及将太原各工厂工人编入军队。将太原守军扩编为6个军部、14个步兵师和3个暂编总队、3个特种师,连同保安部队等,总兵力近10万人,拥有各种火炮600余门。

  1948年10月,解放军成立太原前线总前委,徐向前任书记统一指挥华北军区第八纵队、第十三纵队、第十五纵队、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晋中军区三个独立旅、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警备第2旅、华北军区炮兵第1旅等部共18个旅11.5万余人,于10月5日发起太原战役。至11月13日全部攻占东山四大要点,共歼灭守军2.2万余人,并争取了守军第8总队起义。与此同时,晋中军区部队攻占城北青龙镇、城南许坛以及汾河西岸的南北堰等据点,紧缩了对太原城的包围。

  11月上旬辽沈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集团已成惊弓之鸟。中共中央军委考虑到太原攻克过早,有可能使傅作义集团感到孤立而由平津地区南逃或西撤。为稳住傅作义集团,于11月16日发出缓攻太原的电令。

  1949年1月平津战役结束后,解放军华北军区第1、第2、第3兵团分别改称第18、第19、第20兵团,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改称第一野战军第7军。3月,第19、第20兵团和第四野战军、华北军区各1个炮兵师,奉中共中央军委命令开赴太原前线,会同第18兵团等部总攻太原,使太原前线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增至32万余人,与守军相比占绝对优势。此时的太原城内守军仍然有6个军的番号,蒋介石又从陕西榆林空运中央军第83师到太原,连同非正规军共约7万人,组成第10、第15兵团部。解放军攻下太原仅仅只是时间问题。阎锡山眼见自己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山西即将落入解放军手中。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指定太原“绥靖”公署副主任兼第15兵团司令官孙楚、太原防守司令兼第10兵团司令官王靖国指挥太原守军继续顽抗。于1949年2月15日,以前往南京参加军事会议会为名,乘飞机逃离太原,他的飞机飞出太原城后,特意飞到家乡五台县上空,最后府瞰了一下美丽的五台山,头脑中回忆着自己在山西三十八年跌宕起伏、如梦如幻般的军政生涯,不禁淆然泪下。他拉上飞机的窗帘,命驾驶员向南京飞去,从此永远离开了山西。

  4月20日,中共太原前委在徐向前的指挥下对太原之敌展开总攻击。至22日全部攻占外围据点,歼灭守军12个师,并控制了双塔寺、卧虎山制高点,直逼太原市区。24日凌晨,攻城部队用1300余门火炮进行火力准备后,对城垣发起总攻。至上午10时,全歼灭太原守军。王靖国、孙楚二将被生俘。

  1949年4月29日,晋绥军在山西的最后一个据点大同在晋绥军第十八兵团副总司令兼大同总指挥于镇河的指挥下,率残部一万余人向解放军投降。至此,在中国大地上纵横驰骋了38年的晋绥军,最终走向彻底灭亡。

  阎锡山逃离太原后,先到南京,后又到了广州,并出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1949年12月逃抵台湾。1950年3月1日被免去行政院长和国防部长之职,担任国民党“总统府资政”。1960年5月23日阎锡山在台湾病逝,享年77岁。

  从晋绥军派生出来的另一派系首领傅作义,在抗战胜利后不久,从绥远奇袭解放军晋察冀军区根据地张家口,并获得成功。1947年1月,12战区改组为张垣绥靖公署,傅作义任主任,所部以35军扩编成三个军,同时成立独立师、骑兵部队和地方保安旅、团、队等,实力得到空前加强。12月2日,国民党政府明令撤销北平行辕,及张垣、保定两个绥靖公署,成立华北“剿匪”总司令部,任傅作义为总司令。这个由阎锡山从中学生送到保定军校培养,并一手提拔起来的抗日名将傅作义,此时已经超过了他的老上级阎锡山,成为国民党统管平、津、冀、察、绥华北五省市的最高军事长官。从理论上说阎锡山已经成了傅作义的下级。

  1948年 1月中旬,傅作义第35军所辖新编第32师7000余人,在军长鲁英麟的率领下,于河北涞水以东地区被解放军歼灭,师长李铭鼎被击毙,三十五军军长鲁英麟自杀。傅作义任命郭景云接任三十五军军长。

返回战争史料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