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中的太原晋绥军全军覆灭(3)
上党战役以后,晋绥军处于全面防守态势,根本无力对解放军作任何形势的进攻作战。
1946年根据国民党中央的规定,对国民党全军进行整编。晋绥军整编成6个军,18个师,又三个总队。以及部分炮兵团、机枪团、工兵团、特务团。取消了在上党战役中被全歼的第二十三军和第八十三军的番号。阎锡山回到太原重掌山西大权后,经过一番紧急扩军然后把大量伪军收编补充入晋绥军,使经过整编后的晋绥军总兵力又达到了二十万人。其序列如下:
第十九军军长杨爱源,副军长于镇河。辖暂编第三十七师师长雷仰汤,暂编第四十师师长王乾元,第六十八师师长许鸿林。
第三十三军军长沈瑞,副国军长温怀光。辖暂编第三十八师师长韩步洲,暂编第四十六师师长陈震东,第七十一师师长沈瑞(兼)。
第三十四军军长孙楚,副军长张翼。辖暂编第四十四师师长卫玉琨,暂编制第四十五师师长赵恭,第七十三师师长高倬之。
第四十三军军长楚溪春,副军长孙福麟。辖暂编制第三十九师师长贾宣宗,暂编第四十九师师长赵世伶,第七十师师长刘效曾。
第六十一军军长王靖国,副军长梁培璜。辖第六十六师师长娄福生,第七十二师师长艾子谦,第六十九师师长周建祉。
第八总队总队长赵瑞;第九总队总队长杨诚;第十总队总队长荆谊(原日军驻崞县旅团参谋长今村大佐。)
炮兵指挥处指挥高斌。共辖五个炮兵营。野炮团团长肖利锋,机枪团团长宫子清,工兵团团长徐继宗,特务团团长刘胡泰,机甲队队长朱建业(日本队人赤星)保安司令部司令阎锡山(兼),副司令赵承绶。
这次整编全国各地方军阀的部队都遭大规模裁撤,只有晋绥军得到大幅度加强。抗战胜利以后,蒋介石嫡系部队在美国的援助下,力量已经十分强大,对于晋绥军这样毫无战斗力的杂牌军,本不应该容许其大力扩张,但共产党在晋绥地区的力量过分强大,而蒋自己的嫡系部队都还在大西南,保卫山西的责任只好由阎锡山自己来承担。
晋绥军虽然得到扩充,但战斗力却下降非常快。从上党战役后,晋绥军在同解放军作战过程中连遭败绩。1946年11月下旬,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第四纵队陈赓部和晋绥野战军第二纵队王震部的联合发起吕梁战役,经三天激战,歼敌1000多人,晋绥军元老,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生杨澄源被俘。
杨澄源(1889-1970),字龙泉,山西襄陵人,晚清廪生。宣统元年(1909)留学日本 东京振武学校和士官学校。辛亥革命后回国参加武昌起义,先后担任山西省军官教导团团长、保安第二纵队司令,69师师长,34军军长,1937年参加了平型关、茹越口、忻口等重大战役。后驻防于乡宁、吉县一线。1946年在隰县为人民解放军所俘。1948年太原解放前夕,受贺龙元帅委托,杨澄源进入太原向阎锡山劝降,阎以叛国投敌罪将其押解南京。不久南京解放获释,建国后在北京定居。1955年返回山西,特邀为省政府参事,省政协委员。1955年任山西省政府参事室参事,l970年7月病逝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