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八历史上的江湖大黑话
八一八历史上的江湖大黑话
解放前东北大小几千队土匪,多则成千上百人,少则数十人。土匪一多,自然得有套内部交流体系,单靠脸可分不清谁是同伙,谁来剿匪。这体系,就是黑话,不管打家劫舍,还是见面认人,全靠这张嘴了。
比如“天王盖地虎”,一说到这,大伙准不假思索对出“宝塔镇河妖”。这经典黑话来自《林海雪原》“智取威虎山”一节。杨子荣要假扮土匪,卧底威虎山,先经过黑话接头。那么问题来了,杨子荣说的是真实的黑话吗,他到底怎么学会的?
告诉你真实的东北黑话
《智取威虎山》里,杨子荣靠一口流利的黑话取得座山雕的信任,成功打入土匪内部。乍一看这卧底好像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实则不然。
样板戏《智取威虎山》
对话如下:
土匪:蘑菇,你哪路?什么价?(什么人?到哪里去?)
杨子荣:哈!想啥来啥,想吃奶来了妈妈,想娘家的人,孩子他舅舅来了。(找同行)
杨子荣:拜见三爷!
土匪:天王盖地虎!(你好大的胆!敢来气你的祖宗?)
杨子荣:宝塔镇河妖!(要是那样,叫我从山上摔死,掉河里淹死。)
土匪:野鸡闷头钻,哪能上天王山!(你不是正牌的。)
杨子荣:地上有的是米,喂呀,有根底!(老子是正牌的,老牌的。)
土匪:拜见过阿妈啦?(你从小拜谁为师?)
杨子荣:他房上没瓦,非否非,否非否!(不到正堂不能说。)
土匪:嘛哈嘛哈?(以前独干吗?)
杨子荣:正晌午说话,谁还没有家?(许大马棒山上。)
土匪:好叭哒!(内行,是把老手)
杨子荣:天下大耷拉!(不吹牛,闯过大队头。)
座山雕:脸红什么?
杨子荣:精神焕发!
座山雕:怎么又黄了?
杨子荣:防冷,涂的蜡!
座山雕:晒哒晒哒。(谁指点你来的?)
杨子荣:一座玲珑塔,面向青寨背靠沙!(是个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