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抗战时最卖命的三支汉奸伪军(2)
该军的参谋长李果堪也是原军统人员,曾任军统汉口站站长,后因武汉区的军统站被日本宪兵队破坏,含区长李果堪在内,大批特工被捕,随即变节投敌。此外,“黄卫军”中的将领还有诸多黄埔生。参谋处处长邹平凡毕业于黄埔六期,1933年曾参与过长城抗战,抗战初期军衔已升至少将,但不久后因失职事件被撤职查办,于1941年出逃附逆,被蒋介石下令通缉。邹平凡的同期同学罗涤瑕任副官处处长,第二团团长王翔龙毕业于黄埔七期,算是邹、罗二人的学弟。
经过两个月的训练后,“黄卫军”奉日军之命开赴湖北监利的螺山驻扎,主要任务为协助日军保卫白螺机场。但“黄卫军”的首战就打得十分狼狈。一天傍晚,熊剑东与李果堪正登山闲谈时,遭到了一支国军抗日武装出其不意的袭击,尽管熊剑东立即组织“黄卫军”拼死抵抗,但终因猝不及防而伤亡惨重,参谋长李果堪当场被击毙,熊剑东也在战斗中负伤。此役“黄卫军”损失颇多,熊剑东带伤回到武汉,重新整编部队。出乎预料的是,冈村宁次对战败的熊剑东毫无指责,反倒赞赏其“忠勇可靠”,同时还补给他“大正年式山炮四门,迫击炮十二门,重机枪十二挺,轻机枪三十挺,步枪一千二百支,军马十二匹”。熊剑东因祸得福,部队整编后实力增强了一倍以上,他自任为总司令,邹平凡升任参谋长,而空出的参谋处处长一职则由黄埔六期生余世杰顶替。值得注意的是,整编后的“黄卫军”多了一个混成总队,麾下干部中又涌现出几个黄埔小学弟,如机关枪第二连连长李旭初与军官队队长杜柱皆毕业于黄埔十四期,陆军小学队队长李锐毕业于黄埔十六期。
1941年9月,熊剑东率领部队返回监利,驻扎于杨林山,充实新堤至白螺矶一带防线。由于伪军普遍战斗力弱,当时的国军也未将其放在眼里,得知守卫是“黄卫军”后,驻朱河的国军第116师万福麟部在一个风雪之夜对杨林山发起袭击。令国军万万没想到的是,经过整编的“黄卫军”战斗力已大幅度提升,不仅拥有大量重武器,又有日军策应,更为重要的是这支部队似乎很为“皇军”卖命,对付起自己祖国的军队来毫不手软。经过一夜激战,国军万福麟部死伤惨重,被迫撤离。半个月后,万福麟部再度进攻杨林山,与“黄卫军”激战数小时后不支撤退。经此两战,熊剑东气焰愈发嚣张,竟于1941年冬季率“黄卫军”主动向国军53军驻地发起进攻。面对汉奸部队的挑衅,第53军将士奋起反击,双方展开激烈厮杀,一天之内,“黄卫军”就有3名连长被国军击毙,后在日军的增援下,损兵折将的“黄卫军”才得以撤回杨林山。但仅隔了一天,“黄卫军”即配合日军摧毁了国军在聂家河的阵地。
在1941年的几场战斗中,“黄卫军”只有在日军的策应下才能获胜,可见其战斗力并不高,但因其肯卖命,依然得到了日军的赏识,决定将其扩编为两个师,下辖官兵约8000人,枪6000余支。此后,“黄卫军”的任务“逐渐转为对新四军在湖北的部队进行扫荡”。1942年春,熊剑东成立了“黄卫军军事学校”,自己兼任校长,主要招收军官、军士两队学生进行奴化训练。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希望汪精卫能帮助其管理在华沦陷区,下令将占领区大部分伪军统一交给汪伪政权改编,“黄卫军”亦在此列。1942年8月,“黄卫军”奉命改编为伪陆军第29师,由邹平凡出任师长。而伪军事院校的约3000人被熊剑东带到上海,改编为伪税警总团,团长为大汉奸周佛海,熊剑东任副团长。这支部队“由于经费充足,装备精良,发展很快,在抗战结束时有1万多人,成为汪伪最精锐的部队”。
抗战胜利后,熊剑东的部队被军统所属的交警总队收编,熊本人被任命为交通警察第7总队少将总队长,不久后投入内战。1946年8月,熊剑东率部进攻解放军,战斗中负伤被俘,不久后死亡,结束了其可耻的一生。原“黄卫军”的另一个头目邹平凡在日本投降后仍然拥兵自重,先后拒绝了国民政府和中共李先念部的劝降,与汉奸胡兰成勾结在一起搞了一出“武汉独立”闹剧,经过一番博弈后,这个伪政权仅存在13天即垮台,邹平凡部被国民政府收编,并任命其为“ 武汉守备军”总指挥和暂编第21军军长。但国民政府并不信任他,仅隔一个月后,第6战区命令邹平凡率部集中汉阳蔡甸拆散改编,彻底削掉其兵权。几年后,已是光杆司令的邹平凡落荒逃亡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