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晋绥军抗战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王凤山将军(5)

  王凤山共生有三子,长子“平阳”、次子“平陆”均以出生地命名,幼子名“平定”,寓意对和平安定的希望。王凤山牺牲后,为表达继承父亲遗志的心愿,三子分别改名“承志”“继志”“述志”。承志在抗战胜利后入南京国民党遗族学校读书,1948年随校迁台,退休前为台湾成功大学教授,今年1月27日去世;次子继志,1951年参加了抗美援朝志愿军,1965年转业,退休前为杭州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二研究所科研条件处处长;幼子述志毕业于山西农学院,退休前是太原北郊区科协副主席。

  记者日前联系到了王继志,王继志说,作为王凤山的后代,他们——台湾14人、大陆9人——共同的心愿是,希望王凤山将军牺牲的张瓮村以及小学,能够恢复“凤山村”“凤山小学”之名,并为王凤山将军立碑,为此他们已经呼吁了近30年。

  太原市政协原副秘书长刘大寿,珍藏着王凤山将军的许多珍贵资料,1986年为王凤山遗孀送烈士证明书,他是参与者和见证者之一,曾写过多篇缅怀王凤山将军的文章。今年年初,他特意呈送省政协社情民意专报给省里有关领导,建议恢复“凤山村”村名,此事现正在办理中。

返回战争史料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