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绥军抗战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王凤山将军(4)

遗物还有战斗日记及外面的布套。战斗日记上贴着王凤山长子和次子的照片,当时幼子已经出生,但不在照片上,王凤山就在旁边写上了他的名字“平定”。遗憾的是,十多本战斗日记,后来在战乱中散佚。
王凤山殉国后,他的事迹被改编为话剧《盘肠英雄王凤山》,在二战区广为上演。当年七月七日,全面抗战开展5周年之际,阎锡山在克难坡举行大会,追悼“革命根据地大保卫战阵亡将士王师长凤山等”。1943年5月29日,国民政府又发出褒扬令:“暂编第四十五师师长王凤山,久历戎行,夙称英勇,抗战军兴以后,在汾南一带作战,屡挫敌锋。不幸于去夏万泉之役,督战前线,弹中腹部,为国捐躯。抗念忠贞,殊深轸悼,应予明令褒扬,并将生平事迹存备宣付史馆,用彰壮节而慰英灵。”后来,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中将,并将牺牲所在的张瓮村改名为“凤山村”,该村的小学改名为“凤山小学”,1947年当地解放后废止。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也并未忘记为祖国独立、民族解放而牺牲的英烈。王凤山将军的事迹,在《山西通志·人物志》《五台志》《万荣志》中历历可见,由徐向前元帅题写书名、聂荣臻元帅作序的《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重要战役介绍》及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抗日战争国民党阵亡将军录》中,均有王凤山传略。1986年4月11日,国务院民政部颁发证书,确认王凤山将军为烈士,时任太原市南城区区长刘祥正亲自捧证送达王凤山遗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