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发火:挡着不准江青到他住处(4)
阎长贵:我认为不能这样看。1930年代,毛泽东和江青结婚的时候,毛泽东是革命领袖,江青是进步青年,他们的结合有什么不可?当时有反对的声音,但说白了,就是认为江青曾经是旧社会所谓三教九流的“戏子”,并有许多绯闻。对江青的过去,毛泽东大概不会完全不知情,但他当时到底如何看待,现在没有充分材料说明。坦率地说,这种私人感情的事,旁人也很难说明白。只有一点可以肯定,人们的劝阻没有影响毛与江青的结合。
向继东:从这一点看,也许可以说,毛并不在乎人们劝阻的那些理由。
阎长贵:是的。
向继东:对江青,中央政治局究竟有没有“约法三章”?
阎长贵:我曾问过人们普遍认为对毛泽东了解最多的汪东兴、张耀祠,他们都说没听说过这件事。汪东兴说,江青和毛泽东结婚时,他不在毛泽东身边,而在卫生部。汪、张二人均说:恐怕不是中央对江青有什么“约法三章”,而是毛泽东本人对江青有什么限制。《毛泽东年谱(1893-1949)》 和《毛泽东传(1893-1949)》这两部著作,都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著的,但对毛泽东和江青1938年11月结婚,都只作了简单记载,根本没提到“约法三章”。如中央政治局确有所谓“约法三章”,《年谱》和《传》肯定要提到或有所说明。
向继东:现在很多人都说,江青在延安演《打渔杀家》演得好,受到毛泽东的垂青。
阎长贵:这可能是事实。一次看电影时,江青就曾跟我说过:“主席就是通过艺术认识我的。”我认为江青这句话很到位,能够印证这个说法。曾在“文革”中当过江青护士的周淑英说,江青曾对她说,她在延安演戏时,主席曾到后台看她,见她衣服穿得单薄,就把自己身上的大衣脱下来披在她身上。
向继东:江青那时确实是进步青年,又有才气,毛确实是很欣赏她的。
阎长贵:张云生的《林彪秘书回忆录》和杨银禄的《我给江青当秘书》都说到这件事:1968年一次中央“文革”碰头会,除江青外,成员们给毛泽东和林彪写了一封签名信,信的大意是:附上最近发现的江青(蓝苹)于1937年在上海某杂志上发表的《我的一封公开信》,并说“从这封公开信看, 江青早在1930年代就已不愧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了。签名者纷纷表示向江青学习。对这封信,毛泽东不仅画了圈,还亲笔批示:“我就是从此认识江青的性格的。”从毛泽东对江青公开信的态度看,他确实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江青。再者,从江青的角度来看,她也不是为追求毛泽东才来延安的。已经披露的材料证明,江青到延安后所追求的第一个人并不是毛泽东,而且当时追求毛泽东的,恐怕也不只是江青一人……
向继东:你究竟是怎样看待1930年代江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