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毛泽东发火:挡着不准江青到他住处(2)

  向继东: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毛后来不想见江青呢?

  阎长贵:我也说不清。汪东兴90岁生日聚会,我也去了。汪告诉我们,到了1970年代,即“文革”进行好几年后,毛泽东觉得江青经常来看他,对他的休息和工作是一种打扰,不愿意让她来。有一天毛泽东问汪东兴,谁能挡住江青,不让她到我这里来?汪回答:“只要你下命令,我就敢。”此后, 江青去见毛泽东确实受到警卫战士的阻拦。江青的司机李子元说,有一次江青要到毛的住处中南海游泳池去,当车行至游泳池附近的一个路口时,被值勤的警卫挡住,江青说:“你看我是谁?我回家你怎么挡?”警卫战士说:“这是上面的命令!”气得江青要打警卫战士,可警卫战士坚持不让车过。江青无奈,不得不取消了这次“回家”之行。

  向继东:这都是后来的事。我也这样想,如果毛泽东很早就厌恶见到江青,那“文革”怎么搞得起来?这种说法与江青在“文革”中的地位和作用不相符。

  阎长贵小档案

  1937年生,山东聊城人。1961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分配到《红旗》杂志社。1967年1月至1968年1月任江青机要秘书,后被江青投入秦城监狱近8年。1975年5月流放湖南西洞庭农场劳动和工作近5年。1979年9月平反,次年3月调回《红旗》杂志社,著有《阎长贵学术文集》、《问史求信集》(与王广宇合著)等。

  阎长贵:实际上,江青是协助毛泽东发动和领导“文革”的干将和先锋。“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就是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而此文就是江青秘密组织的。1967年4月12日,江青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还讲了她组织批判《海瑞罢官》的过程。1967年2月和5月,毛两次接见阿尔巴尼亚军事代表团时都谈到组织批判《海瑞罢官》的事。从毛泽东这些相当坦率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他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我甚至认为,开始发动“ 文化大革命”,只有他和江青两个人知道,刘少奇、周恩来和邓小平等都是被蒙在鼓里的。

  向继东:这些问题重大,虽有不少研究文章,但由于档案未解密,还有谜底没揭开啊。

  阎长贵:从几年前中央文献研究室张素华研究员出版的《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12月版)一书中就可以看出,毛泽东和刘少奇的矛盾实际上在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就显露出来了。1964年搞“社教”和“四清”,刘在不同的场合说开调查会的形式“过时了”;而调查研究、开调查会又是毛一向非常强调的,是毛泽东认识论和世界观的基础。江青听说后很生气,报告给毛说:“赫鲁晓夫等斯大林死了作报告。如今你还活着, 他就作报告了。”江青说这话,毛是听得进去的。

  向继东:你能进一步谈谈毛刘的分歧和矛盾吗?

  阎长贵:这可是个大题目,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对这个问题我研究得很不够。应该说毛刘的分歧由来已久了,我前面说毛刘的矛盾“在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就显露出来了”,这还说近了;远一点说,建国后就表现出来了。在民主革命时期,也就是在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和策略”。按照这个“理论和策略”,革命胜利后,中国应该有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但在这个问题上,毛刘的主张截然相反。建国后,刘说:十年之内谈不到社会主义,共产党员要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毛说:民主革命胜利之日就是社会主义革命开始之时。1952年,毛就提出“从现在开始用10年到15年时间要基本上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而不是这个时间以后才开始过渡”。接着,毛利用他的权威和威望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取代他原来提出的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这恐怕就是毛刘分歧和矛盾的总根源。话扯远了,但要谈毛刘的分歧和矛盾,不从这里说起又是不行的。

返回战争史料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