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为岳飞正名:揭开岳飞被害背后更为深层的原因(4)

  退一万步说,如果赵构真觉得赵桓会威胁到自己的帝位,他只需像朱元璋谋害小明王韩林儿一样,在大破金国之际,人不知,鬼不觉地将赵桓黑了,这样,所有问题不是全都解决了吗?

  所以,赵构并不害怕赵桓回国,相反,为了提高自己在国内的政治声望,他多次打出“迎回二圣”的旗号。

  很多人以为“迎还二圣”的口号是岳飞的专利,其实不是,赵构才是最早喊出这个口号的人,其即位后的第一封诏书中就有“同徯两宫之复”的言论。

  在赵构看来,将赵桓接回由自己直接控制也显然要比留在金国充当金人的人质要好得多。

  不过,赵构认为金人是无比强大的,他自始至终都认为靠打仗是绝对要不回“二圣”的,他自己就说过,“今日梓宫、太后、渊圣皇帝毕未还,不和则无可还之理。”

  自从得知父亲徽宗皇帝的死讯,每次和议,他都要不厌其烦地要求金人送还赵桓。

  当然,送还赵桓只是和议内容中的一个附带条件,和议的真正目的还是为了争取到自己的生存权。

  为了和议,他可谓处心积虑,绞尽脑汁。从东京逃亡出来那一天起,他从来都没放弃过对和议的追求。

  善意的人们也许会说,南宋初建,基础差,底子薄,又遭受金国连续打击,国民经济严重受创,民生凋敝,赵构既觉得金国过于强大,自己无力收复失地,他通过和议来解除来自金国的威胁,使国家得以生存,又可以修生养息,使国力得到恢复,不也很好吗?

返回战争史料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