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阳指”和“大理段氏”真的存在吗?他们有什么关系(3)

  这个横行着扫地僧、萧峰、虚竹子、鸠摩智等上古神兽,可以俯瞰“东邪西毒”的时代,在长者眼里居然是武学衰微的末世……

  可见,在金庸小说的武学体系中,基本设定是今不如古的。所以六脉神剑到南宋就只剩下减配的一阳指,凌波微步到韦小宝那儿就只剩下皮毛的神行百变。

  小编每念及此,总是怆然而涕下。

  一灯大师和段誉是什么关系

  说完了一阳指,我们来说说大理段氏。

  金庸在《射雕》中,用一灯大师的口吻介绍了大理段氏的历史:“我大理国自神圣文武帝太祖开国,那一年是丁酉年,比之宋太祖赵匡胤赵皇爷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还早了二十三年。我神圣文武帝七传而至秉义帝,他做了四年皇帝,出家为僧,把皇位传给侄儿圣德帝。后来圣德帝、兴宗孝德帝、保定帝、宪宗宣仁帝,我的父皇景宗正康帝,都是避位出家为僧。自太祖到我,十八代皇帝之中,倒有七人出家。”

  大理段氏,有一种说法,其祖先来自甘肃武威,也有一说是鲜卑后裔(慕容复你反省一下)。

  后晋天福二年(937),原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起兵攻灭地方政权,建立大理。之后传十二世到段廉义,也就是上德皇帝。

  1080年,大理的杨氏叛乱,杀上德帝而自立,号“广安”。之后大理的权臣高智升讨伐杨氏并诛灭之,令段氏重新坐上帝位。不过继位的并不是上德皇帝的子嗣,而是上德皇帝的侄子,之后又是这个侄子的堂弟。

  在《天龙八部》里,上德皇帝的儿子不服,要找大理段氏算账,就是段延庆。

  而那位侄子的堂弟,就是段正明,保定帝,段誉的大伯。

  在史书中,这位皇帝“性谨恪,尚俭素”,是个很老实的人。不过也因此“为君不振”,导致人心散了,群臣推举高智升的儿子高生泰当接班人,于是段正明就禅位了。

  不过大理国的风气还是十分和谐的。小高接班了几年,百废俱兴,按理说应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但是小高临终,跟儿子小小高说了一番话:“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我当年是不得已当了皇帝,现在段家的孩子也长大了,把国家还给他们”,“尔后人勿效尤也”——你们不要再学我了。

  尽管历史中简短的记述隐藏了很多复杂的斗争,但是权力斗争大部分不死不休。而小编不得不说,像高同志这样高风亮节的,确实非常罕见。

  于是,高家又把皇位还给了段家,继位的是大家都熟悉的、保定帝的弟弟段正淳。

返回野史秘闻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