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宰相张柬之是怎么死的 张柬之的简介(3)
六月,司仆少卿来俊臣贪恋女色,伪造武皇命令强夺他人妻妾,又诬告监察御史李昭德谋反,将其入狱。来俊臣又想罗织罪名诬告武氏诸王及太平公主、皇嗣、庐陵王及南北衙宿卫军谋反,不料却遭到河东人卫遂忠告发,被判处死刑,连同李昭德一起暴尸闹市。六月二十四日,特进武承嗣、春官尚书武三思同被命为同凤阁鸾台三品。闰十月二十一日,武皇命幽州都督狄仁傑为鸾台侍郎,司刑卿杜景俭为凤阁侍郎,一并同平章事。
圣历二年(699)正月初一,武皇接受天子明年十二个月的政事。初六,封皇嗣李旦为相王,领太子右卫率。初八,武皇设置控鹤监丞及主簿等官,以司卫卿张易之为控鹤监,左散骑常侍张昌宗、左台中丞吉顼、殿中监田归道、夏官侍郎李迥秀、凤阁舍人薛稷、正谏大夫员半千皆为控鹤监内供奉。二十五日,武皇赐太子武姓,大赦天下。二月十八日,武皇命太子、相王、太平公主和武攸暨等在明堂向天地发誓,并将誓词铭之铁券,藏之史馆。十月,太子和相王的几个儿子再次出就封地。

久视元年(700)腊月初一,武皇立原皇太孙李重润为邵王,立其弟弟李重茂为北海王。六月,武皇又改控鹤府为奉宸府,张易之为奉宸令。武皇为了掩盖其劣迹,便命奉宸令张易之、秘书监张昌宗和文学侍从李峤为修书使,召命张说、徐坚、刘知幾、沈佺期、阎朝隐等二十六人在内殿修撰《三教英珠》。武三思上奏武皇,说张昌宗是周灵王太子晋转世。武皇听后大喜,立即命张昌宗穿上用羽毛做的衣服在内庭骑坐木鹤吹笙。
有一次,张易之的弟弟、洛阳令张昌仪在入宫朝见武皇时,有一位薛姓候选官员拿着五十两银子和任职文书拦住他的坐骑行贿,张昌仪欣然笑纳,并将任职文书随手交给天官侍郎张锡。几天后,张锡不慎将文书丢失,去问张昌仪,张昌仪边骂边说:“我也不曾记得,只要是姓薛的都授官。”张锡遵从照办,遂将六十多位薛姓候选者全部注授官职。
武皇想建一尊大佛像,计划让全国的和尚和尼姑每人每天捐赠一文钱作为资费,不料却被狄仁傑谏阻,武皇说:“您劝我行善,我怎么能违背您的教诲呢?”武皇常称狄仁傑为国老,后来,狄仁傑去世,武皇流着泪说:“老天为什么这么早就将我的国老夺走呢?朝堂上再也没有可以依靠的师长了!”
武皇曾问狄仁傑:“朕想找一位杰出的人才委以重任,您看有谁称职?”狄仁傑问:“不知陛下想让此人担任什么职务?”武皇说:“朕想让他出将入相。”狄仁傑回答:“如果陛下想要风雅之人,苏味道、李峤就是合适的人选。如果陛下想要出类拔萃的奇才,那就只有荆州长史张柬之了,他的年纪虽然是大了一些,但却具备宰相之才啊!”随后,武皇提拔张柬之为洛州司马。过了很长时间,张柬之才被武皇任命为宰相。狄仁傑在朝,先后向武皇推荐了夏官侍郎姚崇、监察御史桓彦范、泰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
长安元年(701)八月,年迈多病的武皇将朝廷大事交给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去处理,由此,二张权倾朝野。当武皇的病情稍有一些好转的时候,宰相崔玄暐上奏说:“皇太子李显和相王李旦,他们都是仁德彰明的君子,且操行高雅,备受瞩目,完全可以在您身旁侍奉汤药。再说,皇宫是皇帝居住的地方,事关重大,祈望陛下还是不要让异性人随便出入为好。”武皇听后,只对崔玄暐淡淡地说:“感激您的一片好意。”
邵王李重润和他的妹妹永泰郡主李仙蕙及永泰郡主的女婿、武承嗣之子、魏王武延基私下曾议论此事。张易之知道后又告诉给了武皇。武皇大怒,遂令太子李显处罚,李显为了保住太子地位,大义灭亲。九月初三,逼令三人自缢,事情才算了结。
张昌宗恐武皇晏驾后遭到宰相魏元忠的杀害,遂在武皇面诬陷魏元忠和太平公主的情人、司礼丞高戬谋反,武皇闻之大怒,令将二人逮捕入狱。最终,魏元忠被贬,高戬、张说被流放,太子仆崔贞慎遭到拘审。二十七日,武皇任命相王李旦主持左、右羽林卫大将军事务。
长安二年(702)八月二十三日,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及太平公主上表,请求封张昌宗为王,武皇拒绝,二十七日,他们又一次上表请求封王之事,武皇便赐张昌宗邺国公。九月十六日,武皇任命太子宾客武三思为大谷道大总管,洛州长史敬晖为副职。十七日,武皇又命相王李旦为并州道元帅、武三思、武攸宜及魏元忠为副职。
长安三年(703)六月十九日,武皇任命相王李旦为雍州牧。十月初八,武皇一行离开西京长安,二十七日抵达神都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