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他身为一代名将却为何被称为“三姓家奴,民国吕布”(2)

  冯玉祥的父亲冯有茂,这年37岁,干过泥瓦匠,当过兵。困顿不堪的冯有茂这时候又重新入伍,跟了老部队淮军,到河北保定做事,所以河北也就成了冯玉祥的第二故乡。9岁时顶了哥哥的缺,读了大概一年半私塾,到了1892年,有个大彩头就砸到冯玉祥头上了。啥事?那时候淮军,有种规矩叫“恩饷”:名额不多,只有淮军官兵子弟有资格争取,不用真去当兵,但每月有军饷。有点像现在国营企业的工作机会优先考虑职工子弟的意思。当兵吃皇粮,在那个年月,是很吃香的。恰巧有名额,管带想把这个机会给冯有茂,但冯有茂又不在军营,来不及问,就直接编了个名字“冯玉祥”给填上了。这么地,冯基善就变成了冯玉祥。

  从1840年到1894年,清军先后与英国,法国,日本经过四次战争,毫无悬念的四战皆败。在这五十多年里,清军的武器一路更新,但毫无战斗力可言。所以1894年甲午战败后,清廷左挑右选,最后选了袁世凯在天津小站操练新建陆军。话说1896年,14岁的冯玉祥踏着他爹的足迹,正儿八经当了淮军,就这样混了六年。1902年,袁世凯成为中国炙手可热的实权派人物,因为他接替去世了的李鸿章,干了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也就在这一年,冯玉祥第一次改换门庭,投奔了袁世凯的新建陆军,那时候叫武卫右军。这年,冯玉祥20岁。

  从1902年到1912年,这十年,冯玉祥的思想渐渐转向革命党。1908年,光绪和慈禧先后驾鹤西去,溥仪的亲爹载沣就成了中国实际上的一号首长。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载沣走投无路,只得重新启用袁世凯,随后将军政大权一股脑全交给了袁世凯。此时冯玉祥在新军是个管带,相当于营长。12月30日,冯玉祥与其他几个营长通电袁世凯,意思是革命乃人心所向,我们要革命了。姜还是老的辣,袁世凯将冯玉祥拘禁在山东海阳。起义因零头人思想幼稚急躁,对手太强大等因素,一句话搞砸了。此后,又跟着袁世凯混。1915年,已是旅长的冯玉祥奉袁世凯之命入川讨伐蔡锷,后来又与蔡锷联手1916年3月议和停战。这时候,袁世凯还没死呢。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职位,但政府大权旁落段祺瑞。黎元洪和段祺瑞斗的不可开交,后来冯玉祥跟了段祺瑞。1918年,冯玉祥率部南下攻打孙中山,和上次一样,又是通电议和。后来冯玉祥又跟了直系军阀曹锟,1921年任陆军第11师师长,驻守陕西,成为西北军的一杆大纛。

  曹锟与张作霖争权夺利,先后爆发两次战争,各有输赢,史称直奉战争(两次)。第一次直奉战争期间,冯玉祥熙出潼关,平了河南督军赵倜(奉系),多了哥权力,河南督军。好景不长,因为杀了降降,被免了河南督军一职。第二次直奉战争时,冯玉祥接受了张作霖50万银元的贿赂,发动北京政变,这是1924年的10月份。政变成功后,冯玉祥电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大局,软禁了曹锟。脱离了北洋军系,自编为国民军。紧接着直系的段祺瑞与奉系张作霖联手对付冯玉祥,利益瓜分完毕后,段祺瑞掌握了北洋政府总统宝座。尽管这样,冯玉祥还是不忘邀请孙中山到北京,当年12月31日,孙中山到达北京,遗憾的是没几个月就病逝了。1926年4月,冯玉祥再度发动政变,逼走段祺瑞,释放曹锟。随后,冯玉祥在绥远五原誓师,宣布加入国民党。

返回战争史料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