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夫人卓琳鲜为人知的家庭背景(2)
关于雷氏,有许多故事至今还被后代们夸赞:她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既要带孩子,又要操持家务,有时还下地干活,但她从不叫苦;她是全家的大嫂和母亲,谁有困难都找她,她见谁有难处就帮谁出主意或贴钱送物,使家族的每个人都得到庇护;她出身贫困,了解穷人,从不让用人称其儿女为少爷、小姐,对贫苦人菩萨心肠,是当地方圆百里最好的女主人。
最让人们感动的是,她到广州后不久,正赶上浦公遭奸人暗算入狱,被抄家。也就是在浦公进入人生低谷之时,她带着长子和幼儿东躲西藏,最后死里逃生,并重回宣威帮助死里逃生的丈夫重振家业。
在浦家,浦公又遇到讼事,她变卖家产和私房为丈夫平息了又一场危机,终于使浦公东山再起……

透过雷氏的一生再看卓琳,便不难看出她的一生基本上是母亲身影的翻版。毫无疑问,她把一切毫无保留地献给了邓小平和她与邓小平为之奋斗的事业。
延安时期,卓琳作为一个爱国青年、年轻的革命者和知识分子,怀着一腔热血投奔心中的圣地,并且很快成为邓小平的夫人。这其中有革命者的爱情,也有组织的工作,但她服从了组织,也服从了爱情。
战争年代,卓琳正值花样年华,但作为妻子,她必须承担人妻的责任;作为母亲,她必须承担养育孩子的责任。在革命战争年代,多少革命女性在面对事业与生活的矛盾时作出了种种决策,但她却坚定地走了下去。
卓琳是一位知识女性,工作中有很强的能力,在许多岗位上都受到大家的尊敬和爱戴。她本可以有自己的工作和岗位,也可能有更大的发展和重用,但她没有那样做,是母亲的影子带着她向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