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结束为何日本侵略者能坦然回家

东郊难民从湛江返乡
1945年9月,抗战胜利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当时,东郊不少因战乱逃到广东湛江的老百姓也得知了“鬼子被打倒”的消息,纷纷从外地回乡。符和积说,“我的父亲符福昌也是在得知抗战胜利消息后才返乡的,父亲对原配伍氏惨死于战火中一直耿耿于怀,难以忘却。”
当时日军近乎疯狂的“焚船事件”,一起接着一起,不知杀害了多少逃难的海南乡亲。
日寇侵琼前后,忧战情绪弥漫全岛,人们惊恐不安,东郊镇有不少人乘船到湛江逃避战火,湛江当时是法租界,在人们的眼里,反倒成为了相对安全的地方。
南宝村村民符和金与符和积是同乡,都是东郊南宝村人,他也告诉记者,早年,据他的父亲符福东说,那段时间,清澜——湛江运载逃难人的船只不断增多,日寇加强军舰巡逻,一旦发现载人帆船,一律将船连人一起焚烧掉。
1940年前后,符和积的父亲符福昌先逃难到了湛江,得知日军在家乡杀人烧屋,他让妻子伍氏也到湛江来。结果,伍氏搭乘的帆船碰上了日军舰,船上20多名乘客无一生还,符福昌也失去了结发妻子。
这期间,也有一些逃难到湛江的人因为湛江当地经济凋敝,生活难以为继而又回到文昌,然而也没能逃脱在船上被屠杀的命运。青头村村民伍振泗老人是当时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他说,当年他当艄公,载着30多名难民从湛江开回清澜港。
据伍振泗回忆,那日清晨,快到清澜港的半途,很多人在船舱里都睡着了,突然,从广州湾方向开来了一艘日军舰追踪而至,它蛮横地冲到前面挡住航道,很快,荷枪实弹的鬼子上了船。此时的伍振泗恰在舵笼里,听到日本兵的声音便躲藏了起来。日军将舱口钉死,再浇灌汽油,不到几分钟,整只船都被火焰吞噬了。此时,伍振泗从舵笼下潜入水底逃离帆船,经过两昼夜在大海上的漂流,侥幸爬上岸。伍振泗成为这艘船上唯一的生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