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毛主席唯一握枪照:平生少拿枪,却是个中高手(3)

  毛泽东见到袁文才后,首先打消他的戒备之心,让他明白自己的到来并不会对井冈山地区造成威胁,相反会增加革命的力量。毛泽东还向袁文才谈了自己的斗争主张等。毛泽东侃侃而谈,其渊博的学识和大将气度令袁文才十分钦佩,他认定毛泽东是个人物,将来一定能够成就一番大事。

  临别时,毛泽东提出赠送给袁文才部100条枪。在“有枪便是草头王”的年代,100条枪意味着什么自然是不言而喻。毛泽东赠枪的举动不仅是慷慨,而且表明了他不会与袁文才为敌的真心。此举令袁文才十分意外和感动。

  通过袁文才的引荐,毛泽东还结识了袁的“把兄弟”王佐。王佐当时也掌握着一支武装力量,毛泽东再次通过赠枪的方式赢得了王佐的信任。不仅如此,毛泽东还用了一个十分“绿林化”的方式,把友情筑牢。

  为了能与王佐搞好关系,毛泽东进驻茨坪后,指示已经担任王佐部队党代表的何长工,在一日深夜突袭土匪尹道一的巢穴。这个尹道一作恶多端,祸害乡里,是当地的一股恶势力。同时,他也是王佐的“死对头”。何长工奉命带领部队一举端掉了尹道一的匪窝,并将尹道一的人头割下来送给王佐。王佐十分感激毛泽东,当场表示“从此以后跟定了共产党”。就这样,毛泽东收服了袁文才和王佐两兄弟,并在他们的帮助下,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收服袁文才和王佐,在毛泽东波澜壮阔的一生中,只是一件小事,却足见毛主席对枪的妙用了然于胸。用枪的最高境界,乃是不开枪而得人心,兵不血刃就把事情给办了!

返回战争史料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