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场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外国战争——日俄战争(3)

  8月24日凌晨,战斗打响。日本第一军首先向俄军左翼迂回,第二、四军则继而向俄军右翼发起主攻。苦战至9月7日,日军以损失2.4万人的代价,在俄军主动放弃辽阳的情况下,进占辽阳。此后,双方重兵又在沙河地区展开激战,互有胜负,形成对峙之势。这时,日军决定在沙河地区转入防御,集中全部后备力量于旅顺方向,尽快攻占旅顺要塞。旅顺争夺战是日俄战争中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役。只要旅顺牵制着日本第三军,只要旅顺港的俄国太平洋分舰队还存在,日军就无法结束战争,就无法保证海上交通线不受威胁。因此,日军不惜任何代价攻取旅顺。自8月日军首次强攻旅顺受挫之后,调整部署,增调兵力,改变战术。9月至11月底,日军经过3次强攻,并辅以坑道爆破,终于在12月5日攻克了瞰制旅顺全城和港湾的203高地。随后,日军便以大口径榴弹炮轰击俄军阵地和港内俄舰。俄军太平洋分舰队曾试图突出港湾,驶往海参崴。但由于港外有日舰封锁,此举未成,大部主力战舰都毁于日军炮火。1905年1月1日,俄军将领无心再战,主动向日军请降,旅顺遂落入日军之手。

 

  旅顺陷落和俄国太平洋分舰队主力被歼,使日俄战争发生重大转折。日军竭尽全力去围歼东北俄军于奉天地区,胜利结束战争。奉天会战是日俄战争最大的一次决战。日军投入兵力五个军约27万人,俄军则集中了约30万人。由于俄军主帅库罗帕特金胸无韬略,分散使用兵力,主要作战方向判断失误,致使损兵折将,于3月9日弃城败逃。此役,俄军损失近12万人,日军伤亡约7万人。

  奉天会战后,沙皇政府仍不甘心失败,继续向中国东北增兵,同时希望从欧洲东调的舰队能有所作为,但当这支舰队正经对马海峡准备驶向海参崴基地时,遭到东乡平八郎指挥的日本联合舰队的突然而猛烈的攻击。于是,双方在对马海峡和日本海展开了一场大规模海战。东乡平八郎指挥有方,首先集中火力猛打俄国舰队的旗舰,使俄舰各自为战,陷入一片混乱。经过2天激战,俄国舰队除三艘舰只逃往海参崴之外,其余全部覆没。对马海战的结束,宣告了俄国在历时20个月的日俄战争中的彻底失败。1905年9月5日,俄国被迫同日本在朴茨茅斯签订了《日本和俄国和平条约》,即《朴茨茅斯和约》。

返回战争史料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