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与世界历史(3)
法德美之利益争夺
甲午战争前后,法、德等国也力图在东亚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中法战争中法国“不胜而胜”,1885年后清廷被迫签订《中法新约》、《中法越南边界通商章程》、《中法界务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承认法国对印度支那诸殖民地的宗主权,中国西南门户洞开,法国侵略势力长驱直入滇桂。
到19世纪90年代,美德两国已跃居世界工业强国的头两位,但他们的经济实力与其在东亚获得殖民利益的份额并不相称。德法两国通过参与“干涉还辽”,分别“租借”了胶州湾和广州湾,法国还在滇越边境勘界中捞到了好处。美国则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借助《马关条约》的规定,从1894年到1900年对华出口贸易额几乎增加了5倍。1898年12月,美国总统麦金莱宣布:“正在中国发生着的重大事件,美国并不是一个漠不关心的旁观者……我们的目的,是要用一切适当的、合于美国政府传统的手段,来促进美国在该地区的巨大利益。”次年,美国独立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主张保持中国的领土完整,反对列强的血盆大口把中国撕裂得一干二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