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八年,30颗子弹7枚手榴弹才能消灭一个敌人(3)
斯诺之后,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还派来一支“美国记者和军人观察团”,他们先后考察了晋绥、晋西北、晋中、冀中等敌后根据地,并专赴延安对毛泽东进行访谈。
第一位到访抗日根据地的外国军事观察家美国军官埃文斯·福代斯·卡尔考察后,得出和陈嘉庚一样的结论:“中国抗战胜利的希望在延安”。
延安无疑成为当时全国抗战的一个中心。在这里,毛泽东写出了《论持久战》,成为抗战的指导思想。
这里也是由红军和抗日游击力量改编的八路军、新四军的总指挥部。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的坚决抵抗,让日本侵略者始料未及,更让侵略者始料未及的是,出现了另一个战场——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指出,“这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场出现的奇异景象。”
抗战期间,共产党发动、组织和武装民众形成的众多抗日根据地,不仅破坏了日本“以战养战”的目的,更是通过平型关大捷、雁门关伏击战、夜袭阳明堡机场、黄土岭战斗、百团大战等战役的胜利,钳住了近60%的日本陆军军力。
其中,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华北地区进行的“百团大战”,历时近3个多月,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大大缓解了正面战场压力,给日本侵略者以极大震慑。
尤其是独特的敌后游击战和山地游击战,使日军刚刚从国民党手中占领的地区,很快变成了抗日根据地,日军占据的交通线和城市,又变成新的前线,让日军十分头疼。
在庆祝抗战首胜——八路军取得的平型关大捷电文中,毛泽东写道:“二十五日平型关战役,除缴获汽车二十八辆,大炮一门、炮弹两千余发、步枪数百只、打死敌人一千多人外,还包围了敌之高级司令部,缴获秘密文件甚多,其中有敌整个华北作战计划及标示目的地之日文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