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揭秘抗日战争时期究竟有多少卖国贼(3)

  “蒙疆联盟自治政府”伪军:1936年1月,锡林郭勒盟副盟长德穆楚克栋鲁普在日本帝国主义“复兴蒙古民族,实行自治”运动的蛊惑下,树起叛国旗帜,在其家乡西苏尼特旗成立了伪“蒙古军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李守信为副司令。

  1936年5月,日军取消伪“蒙古军总司令部”,在嘉卜寺(今化德)成立了伪“蒙古军政府”。德王被任命为总裁,掌握军政大权。1937年10月27日,在日寇侵入绥远省两周后,为了让满洲、蒙古都成为它统治之下的“国土”,日军命德王和伪蒙古军进入绥远,并成立了“蒙古联盟自治政府”,以省城归绥为“首都”。1939年9月,日军又将“察南自治政府”(张家口)、“晋北自治政府”(大同)与“蒙古自治政府”合并,演变为“蒙疆联盟自治政府”,“首都”定于张家口。“蒙疆联盟自治政府”成立后,其伪军主力仍为9个师约10余万人。

  “华北政务委员会”伪军:1937年12月14日,日本军国主义者侵占京、津地区后,扶持原北洋政府财政官员王克敏等汉奸在北平成立了“华北临时政府”。1940年3月汪精卫伪政府成立时,将“华北临时政府”与南京伪“维新政府”合并,从此“华北临时政府”改称“华北政务委员会”。在军事方面,设有华北绥靖军总司令部,所属伪军共13个集团(相当于旅),近10万人。

返回战争史料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