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抗日战争时期究竟有多少卖国贼(7)

在抗战前后,不但一般社会成员好多对国家的观念模煳,就是当时的统治集团和军事集团,由于利益的不同,对国家的认同也是有诸多复杂的情况。蒋介石政权建立后,在政治上实施独裁统治,铲除不同政见者,从而造成了统治集团内部派系林立,斗争十分激烈。在蒋介石独裁政治的压制下,一批大汉奸便以此为借口脱离蒋介石独裁政府,打出“曲线救国”的旗号,“理直气壮”地投入到侵略者的怀抱。军事独裁,将“杂牌”部队推向了日军阵营。这些“杂牌”部队在心中充满了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满。在日军强大的攻势面前,一些思想狭隘的“杂牌”部队将领便为保存实力,或为私欲,或为怨恨,而忘却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卖国求荣,卖身投敌。生活的穷困,使许多老百姓将参加伪军作为谋生的手段。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民不聊生。迫于生计,许多老百姓不得不在日本占领区为日军服务,或通过参加伪军来谋生,从而充当了日军侵华战争的走狗。汪精卫伪政权的日籍顾问影佐祯昭为笼络伪军,曾对汪说:“绥靖部队并警察驻屯于都邑者希望其给养能每人每月二十五元,阴历正月请主席平均赏给每人五元,于人心收揽上可生甚多之效果。”这些薪金在当时足以让伪军士兵养家糊口。在金钱的吸引下,不断有下层的民众加入伪军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