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林彪为此事要反毛主席;十年后:他也做同样的事!为何?(5)
有趣的是,在整整10年之后,当初的林彪还是那个林彪。部队虽不是那个部队了,但是又发生类似在红军四渡赤水时为大迂回多走路而意见纷纷的事情。
不过,这一次主角完全换了。矛盾所指的是林彪。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下山抢占胜利果实,林彪受命前往东北,指挥东北民主联军与国民党军作战。他到达东北黑土地后,住在双城,却不断向各纵队发出一份份电报,命令他们如何如何与敌军周旋、捉迷藏。结果,部队日夜行军,行踪不定。和当年在四渡赤水时候的林彪一样,干部战士们对这种大迂回、高强度行军的运动战,很不理解,纷纷抱怨,有的战士干脆发牢骚说:“兔子没抓着,把鹰累死了。”
部队走了不少的冤枉路,干部战士累得快到晕倒,有时快到目的地了,突然又接到林彪一个电报,调头往回跑。于是,干部们也忍不住了,说:“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忽进忽退,把部队支使得颠颠跑,团团转。好像不是打仗,而是行军大竞赛。”
林彪对那些抱怨却充耳不闻。甚至,有时候,他对那些走路不要命的部队,还时常发去一个表扬信,鼓励他们多走,多跑!后来,林彪终于说话了:
“不要怕疲劳而累死人,因为疲劳而累死人总比慢了而受伤损失小得多。冬季作战向巨流河前进时累死了人,但不要怕,要忍一口气,咬紧牙关赶路,这时吃一点亏是有很大代价的,怕吃苦,怕走路,反会牺牲更大”。
经过一段时间的“跑”,东北民主联军各纵队渐渐走出被动,变得主动了,于是打仗就打胜仗。接下来,大家再走就痛快了,双腿也变得有劲了,纷纷说:“流汗总比流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