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太空类地行星普遍存在(2)

  基于这一结果,研究人员相信他们的研究结果不太可能是受到双星系统影响而导致的误差,是真实的多行星体系。这些发现将迄今已知系外行星的数量增加到了超过1700颗。

  罗伊表示:“通过这项工作我们也认识到这些多行星系统中的行星体都比较小,它们的轨道很平坦,偏心率也较小,这都与我们的太阳系非常相似。”

  4月17日,开普勒团队宣布了Kepler 186f的发现,这是首颗被发现运行于宜居带的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这是这一领域取得的一项重要进展。

  SETI机构CEO兼主席大卫·布莱克(David Black)表示:“发现这些行星,并证明具备宜居条件的行星可以是普遍存在的这一点,将会增加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或许是大量的生命——它们就生活在宇宙的别处。”

  开普勒项目的数据采集已经于去年春季结束,原因是卫星上第二台反应轮发生故障,从而导致望远镜无法进行精确的目标指向。

  然而,在5月20日,美国宇航局宣布批准所谓“K2”计划,该计划的核心想法是打算利用照射在望远镜一侧的太阳光光压,将其作为替代第三个反应轮的作用,从而重新利用这台望远镜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道格拉斯·凯德维尔(Douglas Caldwell)是任职于SETI研究所的开普勒项目科学家,他表示:“我们已经无法继续维持对开普勒望远镜原先的天区进行观察,但这台望远镜的建造和运行人员都非常聪明。

  另外,感谢整个项目组团队的努力工作,我们现在可以对更广泛环境下的行星进行搜寻,包括在一些恒星形成区域。

  开展这些研究将帮助我们加深对太阳系如何形成及演化的理解。”罗伊表示:“我们开展的研究工作越多,我们便会发现越多能让我们想起家乡的地方。”

返回宇宙奥秘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