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被栽赃艳诗引发的辽国皇后血案(3)

然而萧观音没有想到,这种寂寞吟唱不但没能感动道宗,却迎来了一场蓄谋已久的文字公案。皇后的地位改变通常有三个渠道:一是皇帝的宠幸。这点萧观音毫无疑问已经失去。二是自己专权。萧观音秉性仁慈,更无野心。第三就是母凭子贵。儿子当皇帝,那么自己便是太后,特权得以延续。然而树大招风,萧观音的儿子耶律浚自小“好学知书”,立为太子后更是“法度修明”,政绩斐然,受到朝中上下一致拥护。这便招来权臣耶律乙辛的嫉妒,耶律乙辛时任辽国枢密使,很得道宗宠信,一时位极人臣,权倾朝野,偏偏正直的萧皇后母子对他很不买账。太子威信一高,耶律乙辛的权利便受到挑战,就想着除去耶律浚母子,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十香词》公案便新鲜出炉了。耶律乙辛请人代作了一首《十香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