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万历皇帝一口棺材害死七条无辜人命(2)
消息传出,当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夏鼐大惊。他们立即找到报告发起人之一的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希望他收回提议:我国目前考古工作技术水平还难以承担这样大规模的发掘工作,文物的保存、复原方面的技术也不过关,这样庞大的发掘和保存,就连世界上技术先进的国家也会感到头痛……但对主管北京市文化教育工作的吴晗来说,他决心已下,难以改变:全国解放已经多年了,有老一辈专家,又有新一代大学生,从人力物力都有条件胜任这项巨大的工程。双方争持不下,都把希望寄托在下最后决心者身上。5天之后,周总理最后裁决的消息传来:同意发掘。
1955年12月初,在吴晗主持下成立了由6位发起人和夏鼐、郑振铎、王昆仑组成的“长陵发掘委员会”。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28岁的赵其昌担任发掘工作队队长。1955年的最后一天,在夏鼐的催促下,赵其昌率人冒雪从北京来到万寿山下十三陵这一昔日皇家圣地。然而3天下来,对长陵的初次勘探却毫无线索。吴晗、夏鼐、赵其昌协商后,决定扩大勘探调查范围。1956年春,经过两个月的史料研究后,赵其昌又率工作队重上十三陵,偶然的线索使发掘长陵的计划发生了变化,定陵玄宫重见天日便成定局。
这一天,赵其昌率人来到定陵勘探。经过多时察看,有些疲倦的赵其昌在宝城城墙边一块石头上坐了下来,想要休息一下。队长赵其昌突然发现在离地面三米多高的城墙上方,有几块城砖塌陷下来,露出一个直径约半米的圆洞!激动不已的他,立即叫来同伴搭起人梯察看究竟。经观察,这个洞口像一个门券的上端,亮处可辨别砖砌的痕迹。“这是地宫入口!”队员们欢呼雀跃,把长期以来的困惑抛在了一边。后来经中科院考古所副所长夏鼐亲临现场勘探,根据他多年的经验,也估计是通往地下玄宫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