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太监们最怕的是竟然是当朝宰相(3)
看完这些例子,我们可以得出宦官怕宰相的三个原因。一是制度(祖宗家法)给宦官画了个圈,出了这个圈子,宰相就可以管你,宋代宰相号称“事无不统”,权力大得很,皇帝也罩不住。比如,《官制旧典》规定:“皇朝惩唐五代宦官横骄之弊,不使典卫总兵,干预政事,但专本职而已。”什么是宦官的本职?把皇帝及后宫女人服侍好了,这就是本职。做不好本职工作,“宰相得斥之”。
二是宦官的任命权在枢密院,据《宋史·职官志二》记载,“除授内侍省官”是枢密院的职责之一。按照宋代一相多参或二相多参的集体负责制,枢密院头头只是宰相的参谋副手,决策权还在宰相手里。归根结底,宦官若想飞黄腾达,没有宰相的帮忙,绝无可能。比如童贯之流,如果不是蔡京等宰相想利用他们而加以纵容,焉能兴风作浪?就别说宰相了,台谏官员对于宦官的任命,同样也有发言权。
三是惩治宦官的权力也在宰相手里,前文中提到的宰相韩琦训斥贬谪宦官任守忠,就是一个例子。另外,秦桧是个大奸臣吧,但在威慑宦官方面,他也是有一套的,有记载说:“时内臣见桧,莫不股战”。可见宦官怕秦桧怕到何等地步!南宋朱熹曾赞叹说:宰执对宦官“有过则治,有劳则迁,或赏或罚,宜乎!”由此也可以得出一个道理,家里若有了耗子,不但要在制度上严防死守,比如堵塞耗子洞、添置捕鼠设备、下耗子药等等,养一只或多只老猫,也很有必要,一物降一物。法制与人治相辅相成,威慑之下还有重拳出击,耗子一般的牛不起来,即便牛起来的耗子,噩运也很快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