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古铜钟进入的历史谜团(4)
在这些泥屋群的夯墙中可以看到,除了陶片,还有不少的青花瓷碗底以及青花瓷片,有几个完整的青花瓷碗底还落有花卉款识,只是没有发现落款年代。对照浙江大学出版社《青花瓷片纹饰图鉴》,这些无法从夯实的泥墙中取出的青花瓷片,无论是纹饰、着色还是款式,都不像是近代产品。
大张坡一队的李绍英今年已经80多岁,只记得自己大概年龄的她说,年轻时嫁到大张坡,那些泥屋群就已经存在了。至于是什么时候有的,婆家的人和村里人都没有说起过,反正那片泥屋群存在很久很久了。
85岁的黄彩英在17岁那年从兴宁区九塘嫁到七塘村大张坡四队。她说,在八塘、九塘也有一些泥房子,但是那边的泥房子都是用泥打成砖建房,她也是嫁到大张坡后看到这种掺杂了陶片、青花瓷片的夯制泥墙,才知道原来不用打砖,也能用泥夯成墙。黄彩英说,2000年,很多村民都建了新房子,原来住在泥屋群的居民几乎全搬走了。
出生于五塘镇皇族村的粟永禄说,估计如今大张坡的村民都不是土著,因为他自己居住的皇族村在他们搬去之前都是姓农的。他们搬去后,还有其他姓氏搬过去,成了如今一个多姓的皇族村。在族谱中,粟永禄也没有查到相关记录,问了村里上了年纪的村民,也没几个人能说得出唐朝的历史,更不用说唐朝的封陵古县。
记者在《南宁市志综合卷》中看到,兴宁区自古以来战争不断,唐朝梁大海起事,宋朝侬智高建南天国,明嘉靖七年“八寨”壮族人民起义,清咸丰九年五塘会党李青靛自称青天大王,清同治四年降清并剿杀孙仁广起义军,抗战时期的昆仑关战役。不同时期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战争,让村民流离失所。就像粟永禄所说的那样,估计唐朝梁大海起事之后,这里就没有原著居民了。

铜钟来源是个谜
记者在寺庙附近采访了七八名村民。说到这个寺庙,大家都知道是翻新建设的,也都知道寺里挂了一口古老的铜钟。但对于铜钟的来历和存在年限,村民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至于铜钟上的“宣化县”三字,大家更是十分陌生,都不知道这个“宣化县”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到底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