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古铜钟进入的历史谜团
一个豁了口的大铜钟,除了上面有“清朝乾隆”和“宣化县”等字样,其他字已经腐蚀得看不清楚;安置铜钟的附近,是一片仅有两户人家居住的泥屋群,夯制的泥墙中掺杂着疑似古代的青花瓷片和青花碗底、陶片,这在周边其他乡镇村屯是没有的情况;上个世纪邕宁县文物所在附近山头还发现了疑似汉唐时期的陶片,由于撤县并区人员分流,此事没有得到结论,不了了之。兴宁区五塘镇七塘村大张坡,真的是唐朝时期邕州封陵古县的遗址吗?一个个至今无法解开的谜团,让这个在《南宁市志综合卷》上仅有寥寥几句记载的唐朝古县城遗址显得扑朔迷离。
唐朝封陵古县城藏身兴宁区五塘镇七塘村大张坡残垣断壁中?

悬挂在寺庙内的大铜钟
谜团1 铜钟究竟来自何处?
有可能是“邕州宣化县”
春节期间,广西传统文化促进会负责人之一的粟永禄回乡过年回到南宁后,给记者发了数张图片,内容是一口古老的铜钟、一个古色古香的祠堂大门、一片淹没在荒草丛中的泥屋群……
粟永禄向记者传递了一个信息:图片上的地方位于南宁市兴宁区五塘镇七塘村大张坡,那个地方在唐朝时叫封陵县,存在了261年。经过查阅资料和与粟永禄多次沟通,记者决定前往大张坡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