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天坛很神圣?明代开放给游人 雍正后成游乐场
核心提示:其实雍正皇帝知道天坛成了公园后,曾经震怒,严加惩治,在他的努力下,短期内确实起到明显效果,可他死后不久,天坛再度沦为游乐场,到嘉庆时,神乐署内店铺林立,皇帝不得不再次下诏,要求清理。

1918年1月1日,天坛公园正式对外开放,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但这是它成为人们游玩之所的开始吗?其实,从明代起,许多人已经开始拿它当公园了。
据明代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记载:“京师唯天坛游人最盛。”每年端午节,这些“游人”在此地举办骑马射柳比赛,不少太监也参与其中。
堂堂皇家祭天之所,怎敢如此践踏?因为,天坛内有神乐署,大祭时负责配乐,平时授徒,相当于皇家音乐学院,就在天坛内办公,为增加收入,他们先在坛内开茶棚,渐次把天坛当公园,坐收门票。
明朝初期实行天地合祭,天坛活动不断,如此沿袭了多年,到明嘉靖年间,明世宗“大礼议”,改为四郊分祀,又建了地坛、日坛、月坛,天坛的地位相对下降,祭祀活动也不那么频繁了,后来明世宗在故宫内几乎被宫女勒死,搬到西苑居住,长年不参加祭祀,天坛大祀只派官员替代,管理日渐粗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