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蒋家父子也曾十年生死两茫茫 建丰同志12年的“红色岁月”

   蒋经国是蒋介石的第一任妻子毛福梅所生,乳名建丰,号经国。他1910年出生时,蒋介石正在日本,追随孙中山先生闹革命,所以蒋经国也是个留守儿童,从小就没有父爱。1920年,蒋经国去上海读小学,被委托给在上海经商的陈果夫照料。

  1925年,蒋经国提出去苏联留学的要求时,蒋介石刚从苏联考察归来,对那里的印象并不好,没有同意蒋经国的请求。但在苏共代表鲍罗廷的竭力推荐和国民党元老吴稚晖的劝说下,蒋介石终于答应了。到莫斯科不久,蒋经国就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他的团小组长是邓小平(当时名叫邓希贤)。

  1927年,从上海传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宣布实行“清党”,开始“反苏反共”。作为蒋介石之子,蒋经国一下成为了矛盾的焦点。为了保全自己,他必须立即表明自己的态度,与父亲划清界限,不能有丝毫犹豫。在中山大学举行的声讨蒋介石罪行的大会上,蒋经国跳到主席台上,激动地用俄语振臂高呼:“打倒反革命蒋介石!”同学们激动万分,把他举起来,抛到半空中,高喊:“乌拉!乌拉!”

  次日,蒋经国又在苏联《消息报》上发表公开声明:“蒋介石已经结束了他的革命生涯。作为一个革命者,他死了!他已走向反革命,并且是中国工人大众的敌人。蒋介石曾经是我的父亲和革命的朋友,他已走向反革命阵营,现在他已经是我的敌人了!”蒋经国的表现让他在苏联一下子成了万人瞩目、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

  1927年4月,蒋经国毕业,要求返回祖国。当时中共代表团担心蒋经国回国后会成为其父反共的得力助手,坚决主张让他留在苏联。蒋经国在失望之余申请加入红军,后被保送到列宁格勒的红军托玛契夫中央军事及政治学校深造。在校期间,蒋经国加入了苏共,成为一名候补党员。军校对他的评价很高,称其是“全校最优秀的学生”。

  1930年5月,蒋经国从军校毕业,再次提出回国,仍然未获批准。他继而申请担任红军军官,以求在军界发展,但斯大林还是未予同意。1930年10月,蒋经国被派到莫斯科狄那莫电厂当见习生,后被推荐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但这一建议遭到了中共驻苏联代表王明的反对,蒋经国与王明发生了正面冲突,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阿尔泰金矿工作。蒋经国回到上海后,提出与父亲见面的要求。起初蒋介石是拒绝的。后来经吴稚晖从中游说,父子二人才冰释前嫌。此时的蒋经国依然保留着共产主义的红色思想,1940年后,蒋经国在赣南实行新政,被当地百姓称为“青天”。这为他招来了许多非议,许多国民党要员形容他有严重的“共产作风”。1945年圣诞节期间,蒋经国只身前往苏联,游说斯大林,最终无功而返,苏联之行让蒋经国明白了自己在斯大林心中的地位,两人早已不再是“革命同志”,他也不再是当年那位激情澎湃的马列主义青年了。1933年10月,蒋经国进入乌拉重型机械厂当技师,一年后升为厂长助理,兼任当地《重工业日报》的主编,并被接纳为苏共正式党员。此后几年他一直在该厂工作,并认识了苏联姑娘芬娜(即蒋方良),很快结婚生子。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国共开始了第二次合作。蒋经国本人多次写信给斯大林和苏联政府,坚决要求回国。在周恩来牵头下,1937年3月,蒋经国带着妻儿离开他待了12年的苏联。

返回野史秘闻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