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传统的包办婚姻 民国才子们采取了哪些手段?(2)
鲁迅:反抗传统反思现代

1906年,周母谎言称病将尚在日本留学的鲁迅骗回家中,一手安排了鲁迅与朱安的婚事。乔丽华在《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一书中如是记载婚礼现场“(从日本)到家的第二天,母亲就为他举行了婚礼。在婚礼上,鲁迅面色阴沉,听从摆布,并没有什么反抗的举动,她母亲以为儿子认可了这门婚事。晚上入洞房时,鲁迅见到揭开盖头的朱安,一句话也没有说,在洞房里静静坐了一夜。”鲁迅多次对友人说:“她是我母亲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这是母亲送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负有一种赡养的义务,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但是鲁迅没有离婚,这位号召打到孔家店怒斥封建礼教的战士从一开始对启蒙就怀有深刻的怀疑和不相信。他斥责封建礼教为吃人的礼教时,他也不那么看好启蒙思潮所倡导的自由。当其他的新青年热情地讴歌自由恋爱、反对包办婚姻、或者爽快如徐志摩直接诉诸离婚的时候,鲁迅在写《伤逝》,写一对自由恋爱的青年是如何走向毁灭的。本质而言,鲁迅是启蒙主义者群体中的反启蒙主义者。
他追求自由恋爱、激情与理解,因此他不能和朱安做一对正常的夫妻;但他也不能完全放弃承诺,不能休掉朱安一走了之,因为他知道这对朱安会是致命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