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后 日本是如何封锁消息的?(2)
因此,日本随军来到南京前线采访的记者与作家中,尽管有少数人对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感到震惊、羞愧与自责,对苦难的中国人民流露出同情,曾想把这些他们亲见亲闻亲身经历的南京大屠杀情景与事件记录下来,写到他们的报道或通讯中,但最终,他们面对日本当局严厉的新闻管制与残酷的政治迫害,退缩了。
南京大屠杀期间在南京采访并亲眼看到了日军对中国战俘集体屠杀场景的日本《朝日新闻》随军记者足立和雄与守山义雄,“悲愤交织,震颤不已”,感到“像这样的日本已将失去战胜的资格了”。守山义雄回到日本后,指责日军在南京的暴行,朝日新闻社担心他会受到军部的迫害,调他到德国担任驻柏林分局局长。
日方当局对日本随军记者、作家拍摄的“南京战事”的新闻图片,也进行严格地审查与控制。日方当局规定,对于日本随军记者、作家、摄影师乃至日军官兵私人在中国战场实地拍摄的各种照片,都要先进行严格的新闻审查。日本每日新闻社等新闻单位将每天退回的印有“不许可”印记的大量照片与文字说明收藏起来,每年都能装订一大本。
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时,日本军部命令各单位,“可当作战争见证的资料,必须全部销毁”。许多新闻单位都照做了,销毁了许多印有“不许可”印记的照片。只有每日新闻社的摄影部主任高田正雄拒绝执行这一命令。他将历年积累的“不许可”照片藏在大阪总部的仓库里,使之得以保存下来,在数十年以后重见天日,出版问世,成为揭露日本军国主义战争罪行与新闻封锁的重要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