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白起是怎样在一夜间活埋40万赵国降卒的?(2)

  如此看来,上面两位贴主都是很有思考力的骚年了。

  可是,人类一思考,祖宗就发笑。笑啥呢?因为我们的问题从一开始就不是个问题,大家没有像帮主一样,没把视线集中到一点,所以没有改变自己以往对世界的看法。

  关于死在长平的40万赵军这件事情,真正需要思考的是:坑杀!

  坑杀是什么意思?坑杀真的就是活埋吗?

  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中写到:秦军在动手之前,先以给予降卒自由的允诺解除了赵兵的武装,然后将他们按一定数量分隔开来,之后趁夜幕笼罩,秦军开始动手屠杀,将被分割开来的赵军依次开刀,杀尽赵军40万人!

  但是,史料中用的词语是“阬杀”,而非“坑杀”。阬杀到底什么意思?

  按照冯梦龙的解释,阬杀是先把人杀了,再把尸体堆积起来,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这样,问题就通了。首先,40万降卒是解除武装后被分割开来,再被屠戮的——解决了40万人反抗将产生强大战力的问题。其次,40万人是被杀了之后堆积起来进行下一步处理,解决了挖坑的人力成本、时间效率问题,毕竟古人的建筑学实践能力远远超出现代人的想象。至于下一步是掩埋还是火烧,反正都是处理死人,也比处理活人舒服。

  有人以在长平一带发现的考古尸骨为论据,认为就是活埋的,其实我上面的话也解决了这个问题:不论下一步的处理是埋还是烧,尸骨总归会留下,最后还是尘归尘,土归土,考古归考古。考古只能印证长平之战的伤亡数,而不能负责解释具体怎么伤亡。

  所以,大家对于长平之战之所以有如此大的误会,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老祖宗的字造得太深奥。什么“坑杀”“阬杀”的,可能很多人连阬字都没见过,然后影视剧里面处处以讹传讹,再加上砖家又四处拍砖,老师们也是口口相传,最后阬杀就成了活埋。

  这就不仅仅是阬杀的问题了,这分明就是坑子孙啊!

  白起这坑挖的还不错,根深蒂固,算是为那些被坑过的爹们扳回了一城,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真不愧是战国第一将!不仅能坑古人,还能坑今人,而且一定会继续坑下去。


返回野史秘闻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