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是怎样在一夜间活埋40万赵国降卒的?
之所以想到要和大家聊聊“长平之战”这个话题,是因为刚刚从天涯看了两篇帖子。简介如下:
第一个帖子是这样的:有个兵哥哥发帖在探究秦赵长平之战,赵国到底损失了多少人马。一般说法是,长平之战,白起活埋了赵国40万降卒。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么这位兵哥哥为何还要发帖探究?
因为他认为,根据战国时候各国的人口总量来算,45万(兵哥哥以为杀了45万,但一般认为是40万,45万是整个三年的战争中赵国伤亡的总数。)人口实在过于庞大,兵哥哥表示杀这么多人不太可能,因为一个国家很可能没这么多兵勇可以被杀。
我这里将兵哥哥未说完的意思引申一下。古代形容一国强大,不像我们现在用“地大物博”或者“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很多”之类的词句,古人用的是“千乘之国”。千乘之国怎么理解?
《东周》里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专门有过一段话,来解释“乘”,将一乘阐述为75人。王翦是战将,可能不负责后勤一块。而后勤是非常重要的,军队未动,粮草先行,所以我们对“乘”普遍的认识是:一乘为100人,75人为各个兵种,负责战斗,而25人负责75人的后勤。王翦的话,和如今香港电影里面的警察一样,认为文职警员身份不光彩——你看,两千年前,人家将领就不把非战斗人员当人,四分之一的部队直接被无视了!
那么这样算起来,千乘之国是说,这个国家有1000X100=100000(十万)兵力。和天兵天将一样多。所以兵哥哥认为,白起杀45万赵军,这个人数有假。
兵哥哥认为人数有假的第二个原因没明着说,而这个原因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那就是“活埋”。一夜活埋45万人,这个工程量到底有多大?值得怀疑啊!
然后第二个帖子估计来自一个理工男,他探讨的正好是解决兵哥哥第二个疑问的话题:白起是怎么活埋这40万人的(他的人数是比较被认可的人数)。
他分析道:“有个疑问,要把40万俘虏全部杀死我觉得可能比较好办,但要实现对40万人活埋感觉那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啊,哪的找个什么地方,才能把40万人全部活埋了,40万人就算前胸贴后背的站着的话,一个人身体厚度平均算0.3米的话,那也是120公里长的队伍(当然实际上不可能一人一排),这么多人的集体活埋,请问这是怎么实现的,或者说是具体操作的呢?”
贴主的120万公里怎么算的,我数学不好,没有复算。假设他的算法是对的,但也只是数理上的正确。真正的大活人,会那么规规矩矩地等你来活埋吗?而且你还得让他们埋下去之后不会爬上来,即使最终平摊之后,每个人实际占用的容积起码得是体积的3倍吧?
在一个连蓝翔技校都没有的时代,既没有司机,也没有推土机,这坑,真的有点难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