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秦军强弩 射程两倍于AK47(4)
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中的步兵阵,仅有前后各三排、左右各两排的外侧的兵俑以弓弩为主要武器。这些远射武器为杀伤手段的士兵俑仅仅占到了目前出土发掘出的一号坑兵俑总数的33%,余下的兵俑中绝大部分以长铍和长戈为武器。这说明秦军主要的作战手段还是肉搏冲击,远射武器仅仅是一种辅助手段。弩作为主要的远射武器之一依然具有诸如射速慢、射程近等缺点,使得秦军依然保留了弓作为重要的补充。无独有偶,战国时代赫赫有名的魏国精锐部队--魏武卒即便是装备了拉力三倍于秦弩的重型弩,也需要士兵严加操练近战武器,同样说明了弩在当时的战场上并不是什么决定性的武器。
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平面图弩兵主要分布在全阵的周围一圈中数量占总体士兵的份额很少
此外,秦弩的箭矢基本上都以青铜作为自己杀伤部位的材料,其威力比起铁制箭头自然是要差一些的。当时的世界,铁制武器替换青铜武器已经是大势所趋。比如著名的波斯帝国军队在建国之初还大量装备青铜制造的箭头,到了帝国末期,就已经换成了铁制的箭头。秦军在这场革新中的反应是迟缓的。此次发现的秦弩残骸的弓弦部分被推测为由动物的筋制成,然而在先秦时代,大部分中原国家的弓弩弦由蚕丝制成,只有非华夏的蛮族国家才会使用牛筋代替。秦国贵为战国七雄,却还需要用牛筋作为弓弦材料,也恰恰反应了秦国穷兵黩武制度下的财源、资源枯竭。这同样能解释为什么兵马俑出土发掘至今已有40年,考古学家却鲜有发现头盔、盾牌等重要的防护装备,大部分士兵仅仅靠着皮质盔甲面对六国的强敌。秦国国力的枯竭、军工水平的滞后初露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