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佬族婚礼习俗 结婚当天新婚夫妇不同房(2)
婚礼接亲的方式各地略有差别,最有趣的还要数,“送嫁十姊妹 ”。新娘过门前一个月,同村寨的同辈姑娘自愿组成十人伴娘,到未婚新娘家做姐妹,与新娘日夜相伴,帮她做新鞋,缝嫁衣,备嫁妆。成亲的那天,十姐妹与新娘打扮得一模一样,穿相同的“情人鞋”、“送嫁衣”, 撑同样的“姐妹伞”,剪同样的发型,扎同样的辫子, 甚至连举止姿态都相近相似。若非亲友,真不知谁是新娘,谁是伴娘。到了新郎家,十一个姑娘一起登堂入室 ,那真是热闹非常啊!
接亲的人来到女家村外时,女方村中男女青年携带凳子、清茶等招待他们在村外休息,称为“拦门”,并唱拦门歌。歌词内容是不断地提出难题,要接亲人以歌回答。回答的歌叫“拆门歌”。接亲的那一方如能逐一回答,就算是“拆”了“门”,只有“拆”了“门”,女方家才派一位老人请接亲人进村。男方接亲到达女方家后,女家在这天设酒宴款待接亲客,并请房族、姻亲、送亲客作陪。酒宴后,女家挑选男女二位青年歌手,陪伴接亲客开设“歌堂”,聚集村中的青年男女作陪,男客女陪,女客男陪,一唱一合,直至天明。歌词的内容丰富多彩,主要的是互相奉承和相互诘难的歌。

仫佬族的婚礼上,有的地方新娘在过门这一天要换三双新鞋子,穿鞋的场合还十分有讲究。过门的这天早上,新娘在闺房里穿上第一双新的白底布鞋,由家中兄长背出家门,放下时新娘必须站在土地上,因为泥土是生长粮食的,预示着新娘未来丰衣足食。到了新郎家的村头,送亲的队伍便停了下来,新娘的一位至亲姐妹从挂包里取出早已准备好的另一双白底新布鞋,把新娘脚上的那双布鞋换下来。等到了新郎家的大门前,队伍又停下,新娘的姐妹们将出第三双新的白底布鞋给新娘换上。民间认为,这样连换三次鞋,标明姑娘从降生、成长到今天入夫家,清白无瑕,心地洁净。
新娘进屋后,并不立刻举行结婚仪式,新娘要在祖先神龛前烧香叩拜,表示感谢祖先之意。结婚的当天,新婚夫妇并不同宿,新郎和新娘都要陪伴着贺客和亲友过夜。次日早餐后,新娘便随同送亲的人一起回娘家。直到第二年二月的社日,男家才接新娘回自己家过节。而到这才得同房共宿。次日新娘仍回娘家居住,平时祗有在农忙季节,新娘才暂时回男家短住几天,直到怀孕生子后才不再回娘家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