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南苑之战中国学生兵上刺刀以十命拼日军一命(4)

  在近战中,学兵们暴露出明显的弱点:他们的拼刺技术远不如日军,日军受过严格训练,甚至用活人作靶子。相比之下,学兵们显得稚嫩,刺刀尖定向不准,还轻微晃动。

  军在团河作战后至少应休整四到五天

  中午12时,吴江平和战友接到撤退北平的命令,由于通讯线路被炸毁,这一命令只能在战壕里接力棒似的口头传递。

  与此同时,佟、赵的撤兵计划通过潘毓桂传到了日军的指挥部,1000多日军埋伏在佟、赵必经的大红门路边的青纱帐里,机枪手隐蔽在路两旁的大树上。学兵们蜂拥跑出战壕,像靶子一样暴露在占据制高点的日军伞兵的机枪下,战斗变成了单向屠杀。

  撤退在失措无序中开始,南苑至北平的土路上,溃退的官兵拥塞在一起,任何指挥都不再起作用。日军30架战机来回穿梭,直接把炸弹投到拥挤的路上,接着又是机枪扫射,吴江平说:“遍地都是被日军炸死的战友,不时还有身受重伤的战友的哀号声,我们都眼红了。”撤退过程中不时遭遇日军的埋伏:青纱帐里,日军像游鱼一样穿插。

  68年后,吴江平这样回忆当年的惨烈景象:“撤退时,我们发现日军蹲在单人掩体里,一个兵负责两个机关枪,用电话线扯着枪的扳机。枪和话线都用青纱帐挡住。于是我们砍掉了话线,再跟着话线找到日本兵,我找到了3个,杀了。已经杀红了眼。”

返回战争史料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