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独臂刀王贺炳炎单刀勇擒47人(3)
在部队,贺炳炎苦练杀敌本领,他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红军枪弹不足,大刀是最便当、最令敌胆寒的兵器,三国时期的关云长能过五关斩六将,就是靠那把青龙偃月刀!”贺炳炎一没仗打就手痒,便用木质大刀与战友“对练”,常常把战友“练”得鼻青脸肿,气得贺老总拿起烟斗“打”在这个自己的爱将脑袋上:“你这个家伙,刀法是越来越好,仗是越来越能打,但是脑壳是越来越经打,而且也是越来越调皮咯!”一次,红军在潜江渊博子口同敌军作战,已是警卫班长的贺炳炎被贺龙派去红六师传令,红六师接到命令后从侧翼向敌人发起猛攻,敌人大败。但战斗结束后,贺龙却找不到贺炳炎,过了许久,贺炳炎才归队,但让贺龙吃惊的是:贺炳炎身后还跟着几十个战俘!原来,贺炳炎在传达完命令归队的途中,刚好和几十个回撤的敌军遇到。贺炳炎孤身一个,手中也只有一把大刀和几个手榴弹。情急之下,他左手提刀,右手高举手榴弹大呼:“缴枪不杀!红军优待俘虏!”那几十个敌人给吓了一跳。但是,一看贺炳炎只是个半大的孩子,而且只是一个人,领头的军官顿时不老实了,怪叫道:“弟兄们,上!”话音还没落,贺炳炎就窜到他跟前,手起刀落,直接送那个军官回了老家,其他敌人一看:“我的妈呀,这是个练家子!”结果,乖乖地缴了械,当了俘虏,贺炳炎过去一数,竟有47个人。当时,这件事轰动了整个部队。
不久,贺炳炎被任命为红三军手枪大队区队长,后担任骑兵大队长。一次,骑兵大队偷袭空城缴获了一匹战马,但返回途中贺炳炎清点人数,发现少了司务长。这时,敌人的大批人马已经进城,如果率队返回,整个骑兵大队都有危险。贺炳炎为了保全大局,立即毫不犹豫地单刀骑马飞驰入城。当正因找不到部队的司务长心急火燎时,贺炳炎就一把将他揪上了马。面对敌人的包围阻截,贺炳炎毫无惧色,挥舞大刀奋力冲杀,连斩数十敌军后撕开一条口子,杀出重围。此后,贺炳炎被誉为“红军赵子龙”,名震一时。
1932年,十余万国民党军向我湘鄂西苏区压来,形势万分紧急。一次,在敌人偷袭湘鄂西中央分局机关的时候,贺龙命令军校学员投入战斗。当时在校受训的贺炳炎,抄起一把大刀杀入敌群,一连砍翻好几个敌人,此举一下轰动军校。1935年春,后坪战斗中,红军攻击部队被敌人炮火压制,突击队几次都攻不上去。这时,贺龙命令贺炳炎上,贺炳炎二话没说,挥舞大刀,连中两弹仍不下火线,最终突击成功,事后被誉为“孤胆英雄”。
“大肃反”中,贺炳炎也成了肃反对象,被关押了起来。在一次战斗中,因前方战况不利,指挥部只好又把贺炳炎放了出来。贺炳炎眼见局势危急,也顾不了那么多了,直接抄着大刀就冲上战场,多处受伤仍坚持战斗,直至局势转危为安。事后,贺龙怒斥肃反大员:“如果真是反革命,贺炳炎会这样不要命地打仗吗?会这样提着脑袋冲锋陷阵吗?有这样不怕死的反革命吗?”说得那肃反大员哑口无言。

长征途中,“刀王”断腕气贯长虹
1935年11月19日,红二、红六军团在贺龙的指挥下,从桑植县刘家坪轿子垭地区出发,开始了长征,此时的贺炳炎任红五师师长。在突破澧水、沅江一线的封锁后,红二、红六军团向新化、溆浦发展。但在突破溆浦时,国民党大军也重兵压来。贺龙果断下令:“折向西行,沿着雪峰山山脚,直奔瓦屋塘,从瓦屋塘翻越雪峰山西进贵州!”而此时,攻击瓦屋塘的重任落在了作为先头部队的贺炳炎的红五师十五团身上。
贺炳炎亲率十五团向瓦屋塘突进,可在快接近瓦屋塘东山时,遭到了敌人的阻击。由于敌人的火力太猛,部队一时冲不上去,贺炳炎火了,一边命令团长王尚荣到后方向贺龙汇报情况,一边组织冲锋队并手提大刀亲自带领冲锋队向东山冲锋。虽然东山山势陡峭,无法架设机枪掩护,但贺炳炎不管,他明白,东山之役,决定着整个大部队的生死存亡!面对敌人暴风骤雨般洒下的子弹,贺炳炎一挥手:继续往上冲!
冲锋队一个弹坑一个弹坑地匍匐前进,当到距敌不到100米时,贺炳炎霍地站起大吼一声:“同志们,杀啊!”便带领战士们与敌人拼刺刀。此时,贺炳炎如关公再世,挥舞大刀左劈右砍,顷刻间便结果了好几个敌人,吓得其他敌人丢了阵地掉头就逃。战士们一看,士气更振,一举拿下了东山。可就在这时,贺炳炎不幸被敌人炮弹弹片击中,倒下了。当战士们发现他时,他已昏迷不醒,整个右臂血肉模糊。贺炳炎随即被抬下战场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