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的日本教官教学抵近炮击,战场立功(2)
参与围歼第74师
正常的炮兵教学没能维持多久,1946年7月,国民党调集50万大军对苏北解放区发动进攻,华中野战军立即将炮兵教导队纳人军部直接指挥,日向胜被任命为作战参谋(连级干部)。出于诱敌深人的目的,华中野战军在予敌迎头痛击后,主动将部队转往地形更有利的鲁南山区。到1947年初,包括日向胜在内的华中野战军主力撤到山东省,并与山东野战军合并为华东野战军,按照日向胜的话说:“国民党是伸拳打人,共产党是运气准备打人。”
在与敌周旋的过程中,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抓住时机,断然将骄狂冒进的国民党军五大王牌之一的整编第74师包围在孟良崮,由于该师师长张灵甫自信能创下“吸引共军于我左右,竞聚歼敌于鲁南之全功”的奇迹,放弃炮兵和辎重部队,自带轻装部队集结于孟良崮主峰,试图把解放军拖在这里,等待国民党军从外围解救自己。此战中,日向胜亲自指挥5门41式山炮,参加了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主力对敌占540高地进行猛攻。由于当地全系岩石结构,国民党军难以挖掘掩蔽工事,日向胜命令炮兵对准敌聚集地覆盖射击,“不用管目标区域有没有人”,结果密如飞蝗的炮弹即便打在石头上,横飞的跳弹也能毙伤大批敌兵。最终,孟良崮变成包括张灵甫在内的3.2万国民党军的坟墓,而张灵甫丢在孟良崮脚下的大批火炮变成华东野战军的战利品。
转战山东近一年后,1948年初,日向胜接到华东野战军军部命令,调他去战斗在扬州一带的29军,出任炮兵作战参谋。同年11月,29军参加了意义深远的淮海战役,主要负责在徐州和宿县之间拦截企图外逃的国民党军。29军在徐州至宿县的平原地带构筑了三条防线,与敌进行了长达两个多月的攻防战。日向胜记得最激烈的一次战斗中,29军的堑壕一直挖到距敌军阵地不到100米处,并与敌军展开搏斗。对29军来说,炮兵堪称“珍珠部队”,不到战局十万火急的时候是不能动用的,由于大炮不多,炮弹又少,连最基本的迫击炮弹也要等根据地军工厂送来,所以日向胜每每想动用火炮支援战友,总得仔细斟酌良久。由于部队所用的中大口径炮弹都是当年日军遗留的存货,为使有限的炮弹充分发挥作用,日向胜指挥炮兵寻找机会“打近战”,当时的要求是“想办法让炮弹钻进敌军碉堡的枪眼里去”,为此29军饱兵们尽量把大炮抵近敌军阵地。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如果夜间将大炮移至敌军阵地前沿,天一亮就会遭到敌军射击,于是日向胜和战友想出一个 “土办法”,预先在炮身上拴上绳子,敌人射击一开始,就将大饱拖到堑壕里。战斗中,日向胜还意外得知一个消息,自己所用的日制炮弹有不少是共产党地下人员千方百计从国民党严加防守的上海弄来的,他在惊讶之余更对共产党的活动能力和巧妙方法十分钦佩,坚信国民党必败。果然,淮海战役以兵力并不占优的解放军大胜告终,’江淮沿线的国民党军被全部扫清。利用敌人遗留的不少美式榴弹炮,日向胜奉命对29军炮兵部队实施整顿恢复工作。经与部队领导协商,日向胜在军内选拔出具有文化水平的战士,集中培训美式火炮的使用人才,由于操炮原理都差不多,那些当初使用日式山炮的战士很快也学会了美国炮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