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打脸:新中国遭四次核威胁,“596”核项目反击成功(2)
第一次就是1950年,毛泽东主席决定入朝参战,他冒的最大风险就是美国人的原子弹,但他对此根本就没有表现出一点动摇。第二次还是朝鲜战争,打到1953年3月,美国人已付不起人员伤亡的惨重代价,坐上白宫总统交椅的艾森豪威尔恫言使用核武器对付毛主席。第三次是1955年台海危机。1955年1月18日,解放军解放大陈岛在内的所有浙江沿海岛屿。美国会参议院紧急通过《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提出例如“台湾海峡安全受到威胁”,他们有权使用原子弹。第四次是在1958年,恰是中苏“蜜月”就要结束之时。蒋介石有了美国人的核武器撑腰,开始将10万地面部队部署至靠近大陆的金门、马祖两岛,异想天开地准备反攻大陆。
因此发展自己的核武器必不可少,早在1953年,我国的物理学家钱三强就向国家提出了发展原子能事业的建议。到了1958年6月,毛泽东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说:“原子弹就是那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十年工夫完全可能。”同年10月16日,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聂荣臻元帅任主任。也是这一年,“中国第一堆”启动成功。共和国的核装置,实现了零的突破。从此,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成了中国自力更生发展核事业的苗圃和摇篮。1959年6月,赫鲁晓夫单方面撕毁了关于援助中国研制核武器的协定。次年8月,苏联专家全部撤走,带走了重要的图纸资料,设备材料的供应全部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