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讲诉抗战女记者黄君钰:遭围剿被迫跳崖殉国(2)

  几天以后,噩耗传来,何云社长与150余名日军遭遇,何云在突围中壮烈牺牲,王默馨也身负重伤,被同志救起后藏匿在一山洞中。

  6月2日,天刚蒙蒙亮,黄君珏率领十几位女同志,攀援登上了高耸入云的道士帽峰项,隐蔽在山巅的一个石洞中。当她们在洞中正商讨如何脱险时,100多日伪军突然包围了这座山。黄君珏当即下令分散应战。她巧妙地指挥小王、小韩等同敌人整整周旋了一天,支持到下午6时。这时,疯狂的日军集中火力从四面包围上来,眼看着十多个鬼子就要逼近山顶洞口了,黄君珏突然一跃而出,她紧握手枪,瞄准敌人“乒乒乓乓”就是一阵连续射击。几个鬼子应声倒下后,其余的都卧倒在地不敢再轻举妄动了。双方又相持了一个多小时,被激怒了的日军再次气急败坏地从后山爬上山顶,用绳子将柴禾吊下来,要点火焚烧洞口,熏死藏在洞中的女八路们。黄君珏见此,再次飞步出洞,她躲在一块巨石后面,向敌人射击。她身中数弹,仍毫无退意,她想以此尽量吸引敌人的火力,掩护洞内的同志们寻机突出去。

  天渐渐黑下来。同志们的子弹也已全部打光了。敌人在洞口放的火,越烧越旺。伤口流着鲜血,身体已经十分虚弱的黄君珏知道突围的希望已经十分渺茫了。她在火光中,凝视着同志们一张张坚毅无畏的面孔,站起身来高声喊道:“同志们,我们现在虽然已弹尽援绝,但我们是有血性的中华儿女,宁死也绝不能当俘虏。现在惟一的出路就是冲出火洞,跳下山崖,以身殉国。同志们,跟我来吧!”说完,她理了理齐耳的短发,整了整灰色的军装,接着把自己心爱的手枪砸断扔掉。然后她用最后的一点力气,一跃而起,纵身跳下悬崖。

  黄君珏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流尽了最后一滴血。1942年“九一八”纪念日,八路军总部与边区政府赶筑了陵墓和纪念塔,将黄君珏的遗体入棺装殓。八路军总部为黄君珏,以及同期遇难的50多位烈士,共同举行了隆重的公葬。当时,大后方各类报纸都纷纷刊登消息,发表诗文,以志悼念。重庆《新华日报》发表了《新中国的女性黄君珏喋血太行》等数篇回忆纪念黄君珏烈士的诗文。

  黄君珏牺牲后,王默馨将他们年幼的儿子改名为黄继佑,要儿子长大后,继母亲维佑之志,为民族解放事业争光。

返回战争史料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