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达尔扈特人守护成吉思汗陵788年(2)

  当时成吉思汗陵园内有大量元、清时期的祭祀资料。古日扎布老人冒着生命危险,将这些资料偷了出来。由于当时没有塑料布,老人将这些资料装到瓶子里,再用蜡封好,埋在自家院子里。为了担心自己的孩子小不懂事,把这些事情说出去,所有这些事情都是在晚间孩子们熟睡后,古日扎布老人把自己的房门反锁对资料进行封装,然后再去院子里挖坑,就连妻子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

  当时的“造反派”发现资料丢失,将老人抓了起来,老人失口否认和自己有关。“造反派”多次到老人家翻箱倒柜搜查一无所获,老人被关押了64天,“造反派”没有得到任何线索只好将其放回。1978年,成吉思汗陵园恢复对外开放,古日扎布等人把藏匿起来的这些文物如数拿了出来。古日扎布和另外两名达尔扈特人,成为改革开放后成吉思汗陵的第一批从事相关祭祀活动的人员。

  成吉思汗陵有12首祭祀歌,其中包含着许多类似暗语的信息,现在全世界会唱的,也只有古日扎布一个人了。老人说:“虽然自己会唱,但他也不知道这歌词中的玄机。因为是世代传下来的,很多专家也研究过,都没弄明白。”如今退休后的古日扎布在呼和浩特一家民俗园内继续从事和成吉思汗祭祀的相关活动,妻子则在伊金霍洛旗从事务农。

  第三十七代守陵人

  清晨,阳光洒下草原,作为达尔扈特的第37代守陵人,年轻的哈斯毕力格(古日扎布的儿子)就已经来到了成吉思汗陵。检查长明灯,清扫卫生,完毕后,点燃薰香,清洁圣主陵前的空气。接下来他与其他的守陵人团坐在成吉思汗灵包前开始了每日例行的清晨唱颂歌祭祀活动。完毕后,这些守陵人开始为前来祭祀的拜谒者主持祭祀活动……日落时分,陵区内的守陵人照例再次团坐在灵包前,开始晚上的颂歌祭祀,再次清扫陵区。周而复始,一年365天,这就是达尔扈特守陵人的一生职责。

  由于这些祭祀活动只能传给男人,女人是不能接触的,而且必须是达尔扈特人。第37代传人额尔定斯迪只有一个女儿,他把希望寄托在他的侄子身上。侄子今年上大学,每当有祭祀活动,他都要把侄子带上。守陵是忽必烈制定的规矩,我们已经守护了788年,坚决不能在我们下一代失传。斯迪说。据额尔定斯迪介绍,成吉思汗陵的祭祀活动每年共有28次。每个月的初三、初五是小祭祀;三月二十一、五月十五、九月十二、十月初三是大祭祀。

  目前,成吉思汗陵从事祭祀活动的达尔扈特人有30人。

  正因为达尔扈特人坚守着当年的规矩、数百年如一日,他们战胜各种各样的困难守护成吉思汗的陵园,并把这一特殊的祭祀文化完整地保持到现在。成吉思汗逝世788年来,达尔扈特祭祀的圣灯就没有熄灭过!

返回战争史料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