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在中国做出常人难以做到的事情
白求恩是谁?我们也许只知道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的文章《纪念白求恩》是这么写的,收录在中学生课本里。
在年逾六旬的栗龙池看来,人们也许只知道白求恩是一位普通的加拿大医生,一个共产主义战士,为中国抗战事业牺牲。“但人们不一定知道,他有多么传奇的一生。”这位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如数家珍:白求恩曾三度中止学业,并从军服役于海陆空三军;他已在北美医学界享有非常高的声誉和地位,发明了众多医疗器械和医治手段;白求恩可称之为“文青”,文笔极好,曾当过记者,写过小说,创作诗歌、绘画……
在白求恩传记《手术刀就是武器》作者泰德·阿兰和塞德奈·戈登看来,“白求恩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加拿大人……他真正是为那种要去体验和丰富全部生活的迫切需要所驱策的新文艺复兴时期式的人物。”

为什么选择延安?
如果说白求恩赴苏联参加国际生理学大会的经历成为他接触共产主义的契机,远赴西班牙投身反法西斯斗争坚定了他的信念,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写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却是白求恩奔向延安的指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