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军血战喜峰口前 战士想看女人身体
抗日战争时期,喜峰口、罗文峪战役之惨烈,二十九军大刀队为保卫家国,前赴后继,流血牺牲,以古之神兵利器--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的这一壮观场面,真可说是天地惊、鬼神泣,荡气回肠,感人至深。就不知生活在这灯红酒绿、过惯和平、安逸生活的现代年轻人读罢此文后,会做何感想?
可是,不管怎么说,这篇文字颂扬的是精武之魂。
二十九军大刀队五百勇士在国破家亡之际,所表现出的视死如归的精神,光昭日月,气贯长虹!
"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这句歌词出自《大刀进行曲》。这首充满豪情的歌曲白抗日战争以来广为流传,它与一次惊心动魄的战斗有关。1933年春,日寇进犯长城,国民革命军二十九军大刀队夜袭敌营,取得了"九·一八"以来一场振奋国人的。抗日猛将赵登禹的事迹广为人民称颂,他成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赵登禹大刀队因长城抗战而名扬海内。大刀队砍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砍出了中华民族的骨气。
资料图:赵登禹
装备太差 依仗大刀
战斗发生地喜峰口如今已是一个沉入水中的长城关隘。"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完全控制了东北,此后日军一路南下。1933年2月,日军侵犯热河省(今分属河北、辽宁、内蒙古),省主席汤玉麟不战而逃。3月初,日军已占领热河全境,直逼长城。当时在这里驻扎的中国军队士气低落,不堪再战。
何应钦在1933年3月11日接替张学良的职务,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长。他把东北军缩编成四个军,南万福麟、于学忠、何柱国和王以哲分任军长。
他看到日军攻势很猛,知道光靠东北军挡不住日军的锋锐,便请南京政府增调一部分西北军。于是,驻扎山西的宋哲元第二十九军调到了北平以东,何应钦任命宋哲元为华北第二三军团总指挥。这样,长城一线就有了七八个军的力量。
宋哲元军的老底子是冯玉祥的西北军。1930年中原大战,冯玉祥战败,西北军一些零散部队退到山西,经张学良整编,组成第二十九军,宋哲元任军长,下辖冯治安第三十七师、张自忠第三十八师和刘汝明暂编第二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