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蒋介石败退台湾前竟偷偷做出了这种事!(2)
“绝密”的运金计划
范元健是国民党海关缉私舰“海星”号的船员。1991年8月,他在台湾忆起当年国民党运出黄金的情形,仍然记忆犹新。
1948年12月1日下午2点,范元健和其他“海星”号船员被告知,因接到最高机密任务,任何人不得离舰。谁知这一等就一直没了消息,到了深夜1点左右,船忽然开动,但并没有按照以往的航线航行,而是逆向在长江口左转开到了上海外滩中国银行码头。
接着便发生了乔治所看到的那一幕:一队身着百姓服装的挑夫,在荷枪实弹的军警护送下,小心翼翼地把一箱箱神秘的货物抬上“海星”号,船随即驶入茫茫夜色之中。等开到舟山群岛附近江面,船长钟福林才透露,此行的目的地是台湾。而这批神秘的货物,范元健在事后才得知,正是运台的第一批国库黄金。
蒋介石的秘密运金计划应该与其迁台计划同时出笼,是在1948年底。
国库的黄金对蒋而言是其立足台湾、另起炉灶的本钱,绝不能落入共产党和桂系李宗仁之手,为此,运金计划必须保持极度机密。10月9日,蒋介石密召央行总裁俞鸿钧,对他首次谈起以改储金地点方式为由转运黄金的问题。
为了谨慎,整个计划参与者全部为蒋的心腹,其长子蒋经国负责沟通护航军队,大舅子宋子文负责调度海关总署运输舰,俞鸿钧的职责是央行和金库方面的公文协调。据俞鸿钧的机要幕僚何善垣回忆,奉命筹划密运黄金期间,俞鸿钧“凡公文撰拟、缮写、用印、封发,均一人任之”。
几乎切断了与外界的所有联系,到启运之际,“军方施行特别戒严,断绝交通”,以免被人知晓。据时任上海中央银行稽核处稽核员张继凤后来回忆:“黄金运台是绝对机密,每个环节都是高度秘密作业,只有上层少数人知道。”但百密一疏的是,这个计划被一英国记者发现并捅了出来,难怪蒋介石如此的恼火。
在筹划黄金运台的同时,蒋介石还急电养病中的亲信陈诚,命其接任台湾省主席,蒋经国亦受命为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与此同时,大批重工业设备也开始陆续运往台湾。
据档案显示,抗战胜利之初,国民政府国库仅剩黄金不足3万两,而后没收了汪伪政权“国库”的49.5万两。1948年8月通过发行金圆券开始从民间收兑黄金,到1948年11月16日,据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当日向蒋介石的报告,共收兑黄金166.3万两。此外抗战中美国欠中国军用机场建设费4亿美元,国民政府拿其中2.2亿美元买了600多万两黄金。减去花销,到1948年底,国库黄金总数尚余400多万两。11月底,俞鸿钧接到密电,要求他在一个星期之内,将国库一半的黄金运到台湾,那就应是200余万两。后来留在大陆的曾任中央银行副总裁的李立侠的回忆也印证了这个数字,他说“海星”号这次运出的黄金为200.4459万两,其后的1949年1月1日又运出60万两,所以第一批从国库运出黄金共计260余万两。
“黄金挤兑惨案”发生后,国民政府立刻宣布停止以金圆券兑换黄金,而金圆券更是一泻千里,到1949年1月与银圆的比率已经变成1000:1;到4月23日解放军攻进南京时,1000万金圆券都兑不到1块银圆;到1949年6月,银圆价格更是达到了5亿金圆券一枚,此举使得许多小康人家倾家荡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