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破日寇的据点战术竟如此简单(6)
可是小鬼子想对中共军队进行扫荡、进攻,兵力太分散怎么办?那只有两条路:要么抽调和国民党政府军相持的部队,这样就减轻国民党军战线的压力,如百团大战后,小鬼子就曾从与国军相持的第11军和第13军抽调各抽调了相当一个师团的兵力回师华北(国民党政府军没有借机以起反攻,真是坐失良机);要么把多个据点的小鬼子聚合在一起;这样就会造成其它据点的小鬼子兵力空虚,给我军其他部队造成有利战机。无论哪一方面对中国都是有利的。
只在一个地区周旋,而是不在一个固点困守
每当小鬼子集中兵力进攻和扫荡时,中共军队除保持必要的机动兵团相机打击敌之进攻部队外,以一部主力化为地方兵团,一部分地方兵团化为游击队。即主力兵团地方化,地方武装群众化,不断地打击日军的小股武装,而主力兵力则相机给敌以重创。
就在这种“积小胜为大胜”的频繁作战中,中共军队不断壮大,许多部队由游击队变成了正规军,而小鬼子军队战斗力却随野战军体系的解体而衰落,从而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权,这种蜕化是无可挽回的。
小鬼子占领的沦陷区终于在中共军队的打击下,变成了小鬼子的沉重负担。最终成为了埋葬小鬼子的战场。
在1943年后,小鬼子也发现了这一点,它们试图将部队重新集结起来恢复野战军体系,但是无论如何调整,其野战机制也不可能很快恢复。同时,中共军队则也不会给他们的机会。当小鬼子收缩据点时,正是中共军压缩敌占区的大好时机,在压缩敌占区的过程中,中共军队收复了失地解放了人口,增加了力量,实现了正规化建设,初步具备了野战能力,而小鬼子的军队军则越发缚手缚脚了。
在这种据点作战中,小鬼子的军队经历的是疲于奔命,巨大消耗,中共军队是发展、壮大和根据地巩固。
战线上虽然小鬼子还能打的国民党政府军人仰马翻;而和中共军队在这点与面的较量里,小鬼子则彻底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