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式冲撞:为何苏联飞行员如此仇视美国飞机(2)
美机差点逃脱
面对苏机攻击,RF-4C采取了反导弹规避动作,成功躲开了这枚导弹的袭击。叶利谢耶夫随即穿过云层,来到晴朗空域,贴近到距离敌机2-3公里的空域,发射了第二枚AA-2空空导弹。可惜仍然没有击中目标。无奈中,叶利谢耶夫只能向地面指挥所报告:“两枚导弹全部脱靶,请指示。”
此时,那架RF-4C距离边境线仅15公里,只需要1分钟就能飞出苏联领空。就在这个时刻,地面领航员乔尔内大尉发出指示:“撞击敌机!”“撞机”算是苏军的一个“优良传统”。早在1938年,苏联援华航空部队就在武汉上演过这一幕。当时,苏军一架伊尔-16战机在弹药耗尽后,采取主动撞击的方式,用螺旋桨削掉了日军战机的机翼,将对手击落,然后奇迹般地安全返航。在此后的卫国战争中,被动的苏联空军大量采取“撞击战”方式,给纳粹德国空军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及伤亡。此后,苏军的“撞机战术”开始变得炉火纯青,甚至形成一套理论体系,当然主要目的不再是与对方同归于尽,而是逼迫对手就范,使其迫降。
在1973年11月28日的那次行动中,叶利谢耶夫接到“撞机”命令后,回答:“140明白!”然而,这一次叶利谢耶夫并没有以逼迫对手就范为目标,而是驾驶米格-21直接撞了上去。在地面指挥所的雷达屏幕上,能够看到两个光点迅速接近,最后重合在一起,然后逐渐消失。此后,乔尔内大尉的耳机里,只能传来沙沙的噪音。在这次震惊世界的撞机事件中,叶利谢耶夫驾驶的米格-21与入侵苏联领空的RF-4C侦察机同归于尽。事后,苏联政府授予叶利谢耶夫“苏联英雄”称号,他所在的982歼击机团每天点名时,第一个点到的是英雄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