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卢沟桥事变悬疑:日军从哪里来为何选在卢沟桥?(2)

  揭秘卢沟桥的日本鬼子是哪里来的?

  “失踪的日本士兵”到哪里去了

  在七七事变前,日军便多次在卢沟桥地区举行以中国守军为假想敌的演习,不断进行挑衅。1937年7月7日上午,日军又来到卢沟桥以北地区演习。下午,驻守丰台的日军河边旅第1团第3营第8连,由连长清水节郎率领,从兵营出发开到卢沟桥西北龙王庙附近,举行夜间演习。

  7时30分,暮色降临,清水节郎下令部队开始夜间演习。日军部分军官和假想敌旋即到东面活动。待天完全黑下来以后,近600人的部队便向假想敌所在的东方移动。这时,天上没有月亮,夜色中的宛平城若隐若现。城内城外,剑拔弩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在这漆黑的夜里,日军将蓄谋已久的侵略计划一步步付诸实施了。 10点半左右,29军驻宛平守军突然听到城东北日军演习位置响起一阵枪声。在寂静的夜幕下,枪声是那么刺耳,引起宛平守军的密切注意。

  少顷,几名日军来到宛平城下,声称丢失一名士兵,要求进城搜查,遭到守城官兵拒绝。日军立即包围宛平县城,开枪示威。同时,清水节郎派人去丰台向营长一木清直报告,要求派兵支援。一木清直接到报告后,立即向顶头上司第1团团长牟田口廉也报告,牟田即令一木率领第3营开往卢沟桥驰援。

  如九一八事变一样,七七事件起因也是日本人自导自演。事后,日本人曾称“第一枪”是“共产党学生”放的,这自然是胡说八道。至于所谓“士兵失踪”的事情,也很离谱。那位“失踪”的士兵名叫志村菊次郎,是一名二等兵,因解手离队,不久就归了队。清水节郎知道后,故意不报告。战后有人问他当时为何不报告,清水支支吾吾,说“这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故,是我的失策,现在记不清楚了”。 7月8日凌晨2时,营长一木清直已得知志村菊次郎归队的消息,却认为:“连团长都下了交涉的命令,又因此而中止,我不知道中国方面会怎样宣传呢? ”所以没有停止军事行动。不过,此后日军却把挑衅的借口由“士兵失踪”偷偷地换成了“非法射击”,甚至干脆否认曾向中国方面提出过搜寻“失踪士兵”的事情。

返回战争史料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