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悍将还是莽夫?看看孟良崮战役中的张灵甫(3)

  石山:短期内无法构筑工事,无法躲避对方的火炮杀伤。实战中,2万多国军官兵密集龟缩于狭小的主峰区域,无工事防护。华东野战军各型火炮集中射击,炮弹落处,弹片碎石飞溅,国民党军无处躲闪,死伤惨重。

  无水:孟良崮山脚以上均无水源。本来,准备据山守险的74师应当在山上择多处安全地方屯积淡水。可全师从师长到军需官到士兵竟无人想到水的重要。直到噪子冒烟,枪管发红才组织下山抢水,当然只能是徒增伤亡,望水哀叹。实战中因为缺水,无法忍耐饥渴,战力强悍的74师官兵纷纷要求突围。仗打到一半,军心先乱了。

  少弹:74师携带了正常基数弹药追击作战。大量粮秼囤积垛庄。垛庄失,补充断,本应溜之大吉。张灵甫既然决心不惜犯险,据守孟良崮,就应当机立断,趁共军尚未合围,控制区域较大,马上呼叫空投弹药。可实战中直到弹药快磬,蒋委座的爱将才哀求空投。空投来了,可十之八九落在了共军手里。惨状如此,早干什么去了?实战中我军在清点战果时,发现少了几千人,有战士想起在经过山坡时,一支部队整齐地趴在地下,不吭声也不开枪,当时正在激战,以为是友军,没有在意。现在想来,实在可疑,立即派部队察着,原来是74师残部7000余人,弹药打光,隐蔽在此,准备与援军会合。我军战士感叹:7000之众,如果弹药充足,拚死抵抗,情况会怎样?

  四,张灵甫在困境中擅自改变初衷,变卦突围,损失了师预备队,徒耗了弹药,打的是自相矛盾之战

  74师所辖51,57,58三个旅。本来57旅是师预备队,仗打了一天半了还很少动用。可张灵甫没能经受住缺水,缺弹的考验(如果早做准备,这些都可避免。其实当时解放军伤亡惨烈,也很困难),竟鬼使神差地改变初衷,决定在5月15日傍晚突围,并决定让生力军57旅打头阵。其结果是在打光了基数弹药后,74师围没突成,预备队也被打残,失去了关键时刻继续固守的有生力量。

  盂良崮战役的三天,是国共双方斗智斗勇的三天。战役结果:国军整编74师被全歼。战后,陈毅司令员曾对战场主将粟裕说:“真险,本来74师就要把我军挤过黄河了,幸亏有个孟良崮战役。”笔者再加上一句:幸亏有个张灵甫。

返回战争史料频道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