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军士兵真的像电影里描述的那么不堪一击吗(2)

  据史料记载:日军的单兵作战能力和顽强程度大大超出了当时八路军指战员的估计。日军枪法很准,尤其擅长拚刺刀,三个人背靠背连十几个人都拢不了身。那些被打散了的散兵游勇战术观念极强,即使没有组织指挥,仍然能自寻战机。在中共史料中对日军的顽强作了充分的描述∶“日本军队大多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指挥官和士兵的素质比较高。阪垣的21旅团更是一支很有战斗力的部队。”

  由此可见,当时日军最大的特点是勇猛顽强、不怕牺牲。以忠君、节义、廉耻、勇武、坚忍为核心的武士道精神已经成为他们血液的一部分。军国主义的狂热更使喜欢盲从的日本人失去了理智,他们成了日本整个战争机器的一部分。二战期间,日本战俘是参战各国最少的,日本人宁死不降的精神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在日军《步兵操典》里有这样的话:“当俘虏不仅意味着自己身败名裂,而且意味着父母妻小永世抬不起头,最后一颗子弹永远要留给自己。”

  上述的据史料还记载:平型关战役中,八路军686团1营的一名电话员,正沿着公路查线,发现汽车旁躺着一个半死的日本兵,他跑上去对那个敌兵说∶“缴枪不杀,优待俘虏!”还没等他说完,那家伙扬起手就是一刺刀,刺进了电话员的胸部。还有的战士想把负伤的敌人背回来,结果自己的耳朵却被负伤的敌人咬掉了。有的战士去给哼哼呀呀的敌人裹伤,反被打伤了。685团和686团都同样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很多战士被负伤的敌人打死打伤。据战后统计,在115师的伤亡中,这一项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在此次战斗中,日军的伤兵不但用武器继续顽抗,而且还经常徒手与八路军战士作战,他们用牙咬,用石头砸,用身体撞……刺刀折断了用枪托砸,石头树枝都成了武器。双方伤员扭抱在一起拳击牙咬,直至拚死为止。敌人不肯投降,其结果是,八路军115师虽然打了胜仗,但却没有抓到一个俘虏。”

返回战争史料频道

好文推荐